了解千岛湖的人,第一印象都是来这里赏碧水,观群岛,骑行游……。踏春时节,总有一种冲动牵引着我,走出门,寻找春天。
从杭州出发,轻车熟路,2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千岛湖收费站。别人定义的春天是遍地鲜花,而这一次,我却通过一股幽香、一片茶叶,在千岛湖的山水之间,触摸到了浓浓春意。
说起茶叶,国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国茶“西湖龙井”,其实,千岛湖自古就是产茶胜地,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早在东汉年间开始事茶,至今已近1800余年。鸠坑茶是千岛湖茶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品种,早在唐朝就已成为李氏皇室的贡品。据唐朝李肇《国史补》记载了当时主要贡茶有十四品目,其中三品为浙江产制,即湖州顾渚紫笋茶,婺州东白茶,睦州鸠坑茶。在卷下“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睦州有鸠坑。”,而睦州就是古淳安县。五代十国·毛文锡《茶谱》载:“睦州之鸠坑,极妙”。鸠坑种,为国家一级良种茶,其发源地就在淳安县鸠坑乡塘联村,现在鸠坑乡内仍旧保留有一颗800年的鸠坑茶树王。
到了今天,千岛湖茶同样名声在外。淳安现有茶园面积19万亩,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产业茶叶强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
对于一个爱茶之人来说,在青山绿水间品一杯新茶,是一种极其惬意的事情。恰逢2017第三届千岛湖斗茶大会举办,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茶香氛围。带着憧憬,我们开始了这趟寻茶之旅。
第一站:文茗里商,状元茶香
下了高速,直奔素有“百里茶香,万亩茶海”的名茶之乡里商。这里有千岛湖最大的茶叶种植面积。
旅游码头上停靠着一排游轮,每艘游轮都有自己的编号,江南号、牧心号、长风号……我想每一艘游轮都有自己的故事吧。
过了上江埠大桥,很快就进入了里商乡。之前听过这里被称为“宰相故里,皇后娘家”,很有文化气息有没有?
应该是春光太美,骑行团队也是被一路的美景迷住,驻足拍照。
到了白小线的起点,许源加油站是个地标,往左走,沿着白小线,地图显示,前面就是里商集镇。
看到路口处这个显眼的茶壶,就到了里商。
今天刚好来对了时候, 在里商乡的大千古街上,2017千岛湖斗茶大会启动仪式暨里商乡第九届茶文化节正在举行。我们闻声而来,现场一派热闹!
这里简直就是美食小吃的乐园,我们赶紧停下车,寻食来啦!
最受欢迎的要数这款抹茶蛋糕了,摊位上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游客,我们也去买了几小杯给孩子尝尝。
还有云里雾里客栈制作的“里商十大茶菜”:
状元水饺、皇后茶香鸡等,在舞台下面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尝完美食,再看一场文茗里商的文艺表演,确实蛮有味道的。
吃完午饭后,我们骑着车去了福旦驿站的茶园采茶。千岛湖环绕的茶园,空气中洋溢着醉人的茶香。不一会儿,茶园就来了一大批人,一个个地拿着竹篓下茶园了。
茶园即景区,刚好和千岛湖茶的“茶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一脉相承。在春意盎然时节,来千岛湖茶园采茶观光,再体验手工制茶的乐趣,最后把千岛湖茶带回家,是很多游客的选择。
边采茶,我一边思考,浙江很多地方都产龙井,那么千岛湖龙井的竞争优势在哪里?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语:千岛山水秀,淳净龙井香。这种“淳”,只归这片绝佳的自然环境所独有,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社会高度关注的今天,消费者担心茶叶不干净,千岛湖的生态环境,成了千岛湖茶最好的背书。
第二站:鸠坑茶母,古老贡茶
第二天,我们继续出发,去千岛湖另一大茶乡——鸠坑。这里盛产的鸠坑毛尖,其外形紧结,硕壮挺直,色泽嫩绿,白毫显露。当然现在的鸠坑茶,除了制作毛尖,采摘的青叶也用来制作千岛湖红茶等,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应该更有利于鸠坑茶的知名度的提高。
当地的茶农还跟我们介绍了关于鸠坑茶的传说,唐太宗选贡茶与朱元璋屯兵鸠坑的故事。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鸠坑茶的历史渊源,也是浙江地区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
“一朝误入鸠坑,忽觉毕生清香”,生动的描述出鸠坑茶境。漫步鸠坑,淡淡的兰花香弥漫在山谷溪流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陈宗懋曾说:“鸠坑茶饮后的回甘和富有兰花香也是任何绿茶都不能比拟的,也是无法替代的。”鸠坑茶不以早而闻名,稍晚的采摘期,保证了更加充足的光合作用,而且,当地茶农依然坚持传统的丛栽方式,保证了茶叶原料的品质纯正。对于一个老茶客来说,鸠坑茶的口味更加诱人,今天,我们打算亲自体验一下。
鸠坑乡的千亩茶园,尽收眼底。这片土地上,有太多关于茶的故事和传奇,我们就像朝圣般,走进这片秀美的茶园之中,寻找大唐贡茶的印记。
忍不住手痒,随手摘了几片。
一行人又驱车前往当地有名的茶厂参观。忍不住被老师傅高超的制茶技艺所吸引,一行人都忍不住去尝试一下,但是,没有多年的功力积累,还真炒不出上等的鸠坑茶。
厂长是斗茶大会的金奖得主。在千岛湖茶行业内,这算是一项非常光荣的奖项了。
是这就是鸠坑毛尖干茶和冲泡后形状。
当地的全国首座乡镇茶博馆——鸠坑茶博馆,收藏了很多传承下来的老制茶物件,保存良好,静静地诉说着这个千年茶乡的故事。
喜欢茶的人都应该知道他——茶圣陆羽。
体验一下,这是手工揉捻机,需要几个人一起操作。
当年用,现在还在用的采茶工具和茶罐。
千年鸠坑茶母文化,已经成为了千岛湖茶重要的文脉根基。这次鸠坑之行,除了邂逅一杯清醇的鸠坑茶香,更被千岛湖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千岛湖茶走茶旅融合之路,确实有扎实的基础。
下一站:秀水广场 茶香天下
和茶农闲聊得知,2017年,4月16日,这里还有一场盛大的茶叶盛会,即2017第三届千岛湖斗茶大会。到时候,整个淳安县的茶叶高手都将汇聚在千岛湖秀水广场,同台秀泡茶和斗茶的技艺,同时,还会融合食茶、展茶、演茶、画茶等一大波茶主题元素,对于爱茶之人来说,这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佳节。
我想我定会去看看千岛湖的斗茶大会,看看未能“朝圣”到的800多年的鸠坑茶树王,闻闻他的茶香,尝尝他的“甘醇”。
千岛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