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12|评论: 0

[内江新闻] 大千讲坛第60期 邀请内江文化名人甘光地先生作《寻找范金卿》专题讲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2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千讲坛第60期 邀请内江文化名人甘光地先生作《寻找范金卿》专题讲座。
    4月21日,大千讲坛第60期在内江市图书馆五楼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邀请中国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诗词学会会员、内江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内江市作家协会会员甘光地先生作《寻找范金卿》专题讲座,内江文化艺术界人士、高校师生、读者、网友和市民100多人出席。
    据《内江县志》记载:内江县人“唐范崇凯,字金卿,善属文,开元中状元,明皇命作花萼楼赋,称为天下第一。弟元凯亦有文名,时号梧冈双凤。”但史学界多有争论,花萼楼赋存世的有五篇,最佳者是为范金卿作,有史学家质疑;李太白的《赠范金卿二首》之范金卿是否为内江之范崇凯;范金卿与范金乡(郷)是怎么一回事等等,由于史料较少,争论颇多。
    甘光地先生从史志中的范金卿、诗赋中的范金卿、范金卿与范金乡之辨、山东范金卿与内江范金卿、范金卿的文化遗产等五个方面,引经据典,小心求证,探寻四川首位状元内江人范崇凯——范金卿。
    《舆地纪胜》记载:“范崇凯,内江人,善属文,明皇令赋《花萼楼赋》,成,入奏为第一,京城传录,为之纸贵。其所居去县十里,山泉皆以‘花萼’名。”《方舆胜览》记者:“华萼山,距内江城十里,唐范金卿读书处,范(名)崇凯,玄宗时献《华萼楼赋》,为天下第一,乡人荣之,以赋名其地也。其弟元凯亦能文,时称‘梧冈双凤’……金卿所居故址有卧碑,刊《华萼楼赋》,剥落殆尽,山之后湾有金卿墓。”再印证《内江县志》,《华萼楼赋》当为范金卿所作。
    于是,在诗赋中的范金卿一节,甘光地先生赏析了这篇《华萼楼赋》。而李太白的《赠范金卿二首》很多史料记载为《赠范金乡二首》,甘光地认为,范金卿时任山东金乡县令,尊称“范金乡”是正理,由于卿和郷(乡)字体相近,金郷县令正好又是“金卿”,误写也就很正常了。
    《方舆胜览》记载(括号内是曹学佺《蜀中名胜记》所改动之字):“华(华、花通假——编者注)萼山,距内江城十里,唐范金卿(郷)读书处,范(名)崇凯,玄宗时献《华萼楼赋》,为天下第一,郷人荣之,以赋名其地也……金卿(郷)所居故址有卧碑,刊《华萼楼赋》,剥落殆尽,山之后湾有金卿(郷)墓。”
    金乡县山阳书院刘双保在2013年第1期《山阳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论证了唐代山东金乡县与李白交友的县宰就是内江人范金卿。也论证了李白《送友人》一诗写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范金卿调离金乡县时送别所作。
    范金卿不仅文才出众,为官也政绩突出,官声极好。李太白的《赠范金卿二首》“范宰不买名,弦歌对前楹,为邦默自化,日觉冰壶清。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浮人少荡析,爱客多逢迎。游子睹嘉政,因之听颂声。”就是很好的写照。
    范金卿作为内江十贤之一,他的崇高品德和清廉政绩给后人留下学习的榜样,它还给家乡留下一份珍贵遗产,就是镌刻在花萼山石岩上的四个大字“汇澜有斐”。
    听讲座人员中,年龄最小和最大的都来自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他们是只有十多岁的大学生“90后”;还有一位95岁的“90后”老师,他就是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的退休老教师余盛钧先生。
    甘光地先生的讲座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不少听众与他一起互动,请教学问、探讨问题,讲座受到热烈欢迎。
230525okrkrsrr67h42hus.jpg

2017422223130915.jpg

2017422222930870.jpg

2017422215455502.jpg 2017422214736367.jpg

201742221373553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