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11|评论: 0

[草根播报] 内江市: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 点亮群众好日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网讯 为2020年全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发现脱贫攻坚新模式、好方法,4月6日到7日,众媒体奔走于四川省内江市的镇镇村村,发现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扶贫新模式,许多脱贫致富的鲜活案例。

永安镇瓦堆湾村贫困户:邓德章老人
瓦堆湾村:“两集中、三权六化”产业扶贫新模式

“还是党的政策好。”83岁邓德章老人感慨地说,邓德章老人及他的老伴何成君是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瓦堆湾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老人的两个女儿都远嫁,儿子也外出打工,是典型的留守老人,年迈多病、缺乏劳动力的老人似乎是脱贫攻坚任务的难题。

但是瓦堆湾村并没有放弃他,在屋外的“明白卡”中可以详细地看到流转土地2.6亩年收入1872元,夫妻二人每年领取农村养老金1920元……

瓦堆湾村第一书记魏亮告诉我们,2015年村政府拨财政补助资金为邓德章老人一家发放就医优惠证享受医疗救助,实施了CD级农村危房改造进行危房除险加固并整修院坝,并参与了村集体投资收益扶贫项目分红人均增收500元,到2017年二季度开始享受低保兜底,预计今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

邓德章老人家养的60多只鸡
除了财政上无微不至的关照,村政府还送给邓老汉一家60多只鸡和3只羊,正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养了鸡、养了羊,靠自己劳动,他们就能退出贫困户了。

据了解,瓦堆湾村是省定贫困村,农民增收渠道不多,贫困发生程度深,建档立卡贫困户92户259人,特别是因病因灾“插花式”贫困较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

但是永安镇瓦堆湾村积极创新思路,通过“两集中” “三权六化”,整合专项扶贫、饮水安全、新村基础设施、农村能源等财政资金197万元,引导合作公司自筹310万元, 组建了农民专合社发展肉牛养殖和水产养殖。

通过集中投入肉牛养殖及配套设施建设,其形成的固定资产折股给村集体,村集体采用出租、入股等形式进行资本化经营,实现财政投入资产增值保值。今后,若新增财政投资、补助等再形成新的资产,也同样明确给村集体所有,实现村集体资源的产权股份化资本化。

与此同时,通过公开招商的形式引入有经营能力的农业产业公司,每5年为合同期限进行合作经营,逐步发展壮大肉牛养殖及相关配套产业。村集体每年按财政投资总额的6%保底收益并确保二次分红,保证实现稳健收益。

今年初,已实现初次投资收益回报2.5万元。预计村集体每年可提取专合社股金及二次分红约12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集体部分留存后分配给全村贫困户,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500元。

“帮了大家,负了小家”,在临走的时候魏亮告诉我们,“不过妻子支持我的工作”。村委村政府的脱贫任务展板上展示着“2017年,预计全村人均纯收入8500元,脱贫39人、15户,退出贫困村。”为党为人民,魏亮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企业租赁鱼塘精准扶贫金紫铺村

金紫铺村:电商引领,集体带动,脱贫攻坚好方法

4月7日,我们来到了资中县银山镇金紫铺村。黄书平老人,我们见到他时,他正在金紫铺村以贫困户为股东成立的资中县金紫铺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鱼塘边喂鱼,“我现在每天喂喂鱼、除除草月收入2000多元,比以前外出打工时收入稳定了不少。”他说这话时脸上带着笑容,年逾60的他笑着说。

我们向金紫铺村村委会了解到,资中县金紫铺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租赁45亩鱼塘,以贫困户为股东,再返聘贫困户,以开展特种水产养殖和游钓,来保障贫困户稳定脱贫。
村里要发展钓游,没风景可不行,金紫铺村还以美丽新村等基础设施建设折资20万元作为股本,与农旺莲藕专业合作社业主合作种植观赏莲藕和食用莲藕45亩,按每年每亩300元收取固定分红收益13500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