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走在巴蜀古驿道上,沿着道路前行,云峰关近在咫尺。云峰关位于隆昌县城南关土地坎巴蜀古驿道上,是古代巴蜀古驿道扼控东南的咽喉锁匙要地,也是这条古驿道上唯一尚存的古代关隘。云峰关始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后来历经战乱烽火,曾经被毁,于清道光七年才得以重建,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 云峰关坐北朝南,整体为砖石结构,通高7.8米,面阔7米,门高4.9米。云峰关前山峦起伏,其东西两侧20余里,层峦叠嶂,起伏绵延,悬崖陡壁,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横卧于巴蜀古驿道上。在当时这里也是入川的必经之地。 自古以来,云峰关便是“绾毂渝泸”的重要关隘,为兵家必争之地。“绾毂渝泸”意指云峰关下两条大道,一条通往重庆至荆湘,另一条通往泸州到云南、贵州等地。云峰关就是通往渝泸的门户钥匙。由此也可以想象,在冷兵器时代,云峰关设防驻军,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即使是有了火药枪炮的近代,云峰关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云峰关除具有重要的战略防御功能外,在迁徙移民和民族融合史上也有重要意义。当四川境内遭遇天灾瘟疫、战乱人祸,人口大减之时,则由湖广移民,经重庆,过云峰关入四川腹地安居。故隆昌在“五次移民填四川”的历史上就是移民迁徙的中转站、聚散地,隆昌自身也是一个客家聚居地,今日的隆昌人,没有一个是土著地道的隆昌人。 千百年来,四通八达的巴蜀古驿道,使云峰关车马川流不息,隆昌也成为商贾云集之地。虽然古驿道带给人们的繁华早已过去,但云峰关,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它们见证着隆昌的历史, 见证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