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水蛾子”——蛇蛉
小时候,外婆称这种外表狰狞丑陋的蛇蛉为“涨水蛾子”,因为她平时很难看到,但凡见到它时,老家边上的沱江就要涨大水了。 蛇蛉昆虫因形状象蛇而得名。成虫可见于花、叶片、树干等处,取食蚜虫、鳞翅目幼虫等。幼虫可见于松动的树皮下,尤其是针叶树的树皮下,捕食其它小型软体昆虫。 蛇蛉(snakefly)是昆虫纲蛇蛉目(Rhaphidioptera)昆虫的通称。是昆虫纲中的一个小目,全世界已知种类不到200种,我国已知的现生种类9种,化石种类22种。蛇蛉捕食昆虫的幼虫,为益虫;除澳大利亚外,分布于其他大陆。 蛇蛉体细长,中到大型。头部延长,后方收缩成三角形,活动自如。口器咀嚼式,下口式(口器向下,即头部的纵轴和身体的纵轴大致呈直角,这种头部类型就叫下口式)。触角长丝状。复眼大,单眼3个或无。前胸极度延长,呈颈状,前足位于前胸后端。两对翅相似,透明,翅脉网状,有1翅痣。雌虫有发达细长的产卵器 蛇蛉属完全变态昆虫。幼虫陆生,主要生活在山区,有分节的触角,发达的胸足,但腹部无突起或附肢。幼虫生活于针叶树皮下,捕食其他小型软体昆虫。成虫也是捕食性,可见于花、叶片、树干等处,取食蚜虫、鳞翅目幼虫等。因此,它们是一类天敌昆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