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泸州市正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走城区,我们会欣喜发现,昔日路边乱堆放的垃圾没有了,一条条街巷、河道更加整洁干净了,“牛皮癣”少了,围挡围墙上生动活泼的公益广告多了,市容环境大为改观,文明创建取得的实效有目共睹。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利民举措,一些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都在创建行动中得以解决,市民拍手称快。但在感受到创城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有些市民担心,文明城市创建会不会只是“一阵风”,刮一阵后又恢复原样。 但是,笔者想说,市民的这种担心并非多余,个别城市的文明创建活动如同“昙花一现”,无疾而终。若想打消市民的这种顾虑,真正保持迎检后创建工作“不断线、不降温”,实现常态化,各创建单位必须努力让市民获得“三个感”。一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广大群众的“认同感”,让广大群众从思想意识中达成一个共识,得到他们的最大支持与参与,形成共创的意识,实现人民群众才是创建最大的靠山;二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让群众有“受益感”,创建工作涵盖了社会民生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要的是政府有所为有所位,让利的是民众有甜也有乐,实现的是便民、利民、为民;三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让群众有“共享感”,文明城市不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也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政府获得政绩的同时,人们也共享了社会资源的优越性,共享社会文明的幸福感,共享社会进步的亲切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