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国的调控政策让一线城市的楼市开始稳定,甚至有的有下滑趋势。而在房价、成交量等下行的时候,租房市场居然也开始有下滑趋势,特别体现在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中。
北上广深租金首降
以申城为例,上海房屋租赁指数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上海房租指数结束了连续90个月的上涨行情,从今年1月开始延续了下跌的态势。数据显示,4月份,上海中原二手住宅租赁共成交1197套,环比下滑20.89%。shqianyy
成交冻结,部分业主开始转售为租,一些地区租赁房源供大于求,带动租金小幅下行。以杨浦为例,房源空置率比较高,大量租房房源成交周期维持在1个月以上,租金下滑较为明显。一房租金由3500元/月下滑到3200元/月左右,两房租金由6000元/月下滑到5300-5500元/月之间,三房租金由8500元/月下滑到7500-7800元/月之间。
事实上,今年前5个月,上海二手房租金已经出现3次环比下跌的情形。4月份中原(上海)租金指数月报显示,4月中原(上海)租金指数为238.2点,环比小幅下滑1.09%,同比下滑4.38%,环比、同比跌幅均有所扩大,全市租金均价77.7元/平方米/月。
实际上,上海并非个案,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租金都在持续下降,而且都是金融危机以来首次。
其实,一线城市房租首降,不仅意味着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也意味着市场秩序在好转。
三大因素推动租金回落
首先应当归功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这一轮楼市治理。由于多个城市对房价过快上涨采取了严厉调控措施,一方面让不少房源“由售转租”,为住房租赁市场增加了供给。
其次,一线城市重拳治理房屋中介市场,挤出了租金中人为添加的水分,也促使租金回归真实水平。
另外,也要归功于建设公租房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公租房对一线城市房租下降的贡献在于,既分流了部分租房需求,也拉低了平均租金。而2016年国办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显然也对一线城市房租首降起到了一定积极推动作用。
报道分析,一线城市房租首跌只是一个开端,拉开了房租回归合理水平的序幕。这是因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已经成为楼市新定位,不管是临时调控还是建立长效机制无疑都会围绕这一新定位,当房子不再被炒,房价将趋于稳定,这有利于稳定租金乃至降低租金。
看需求端,北上广等特大型城市纷纷提出人口“天花板”的控制规划目标,这对租房需求会产生一定影响。当未来供给增加而需求被控制,显然为房租下降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上广深被认为是楼市风向标,当这些城市房租开始下降,其他城市房租大概距离下降也不远了。
来源于:凤凰房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