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端午,粽叶飘香,天高气清,登高顺阳之时,尤忆楚之屈子。帝高阳之苗裔,博闻强识,兼管楚之内政外交大事,举贤任能,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奈何,权贵谗言当道,遭谗去职,被逐于汉北沅湘之域。秦白起破郢之时,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九死未悔。
著《离骚》、《九歌》、《九章》、《天问》云云,辟楚辞之基奠,领浪漫主义之源,谓之曰辞赋之祖。所著之词如大河之奔腾,浩浩荡荡,慷慨激昂,其心可鉴。细细品之,比兴寄情,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忧国忧民,流芳百世。
端午之起源,有云曰纪念屈子,五月初五之际,屈子投江殉国,为寄哀思,众人荡舟于江河之上,故有赛龙舟之习俗,以寄爱国集体之精神。唯恐贤臣之身为江鱼所食,掷米团于江中,故有食角黍之说,以菰叶裹黍米,蒸煮而食。亦有浴香兰,挂菖蒲,以除瘟驱邪保吉祥之俗。
贾谊有云“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艾草青青之时,端阳高照之日,忆楚之长衣飘飘之诗人,昭昭之心,日月可鉴,后世无不感之念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