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是诗,花落是词
轻叩六月的门扉,浅夏如烟,满窗绿影,遍野碧色。当阳光,妖娆的倾泄着热情,蔷薇也以最美的姿态绽放,这美生静,生香生柔,随风摇曳一片悠扬芬芳,喜欢这样的时光是浅浅的,烟烟水色,那么软那么翠,指尖挂着晨曦的安静,执一笔水墨清婉,不触忧伤,不惹喧嚣,只在一份闲情里,卧一塘宁静,倾听云水深处缥缈的清歌,心一句痛彻心扉,还幻想人生的再见,只是无能为力的世界,还藏着很多的孤独,有一份不容易,还有一份无奈的格局,是谁错过,是谁开口。挽留人生的拥有,一个离别,一句不能杂件,只是风花雪月,最后离情一别。往事回首,藏在风里,藏在眼里,只是一句话可以朦胧全世界的内心,一个人可以放弃一个离别,就是伤透一颗心,最后两滴泪的付出,就是不能再见。
托尔斯泰在生活之路中描述:有一个人问哲人,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什么人是最重要的,生活中什么时间是最重要的,哲人认真的回答到:最重要的事是与所有人共同相爱,最重要的人是此刻所交往的人,最重要的时间是现在的时光。切记今天最重要,昨天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来临,让今天之心永远快乐,茶暖水静,世事沉寂,拿一本最爱的文集,在安静的世界里漫步,也许今夜的文字,若茶一样纯净,而我在茶香中,早已化为文字里的春花秋月,雨雪寒冬,今夜有一种情绪,叫清淡,有一种领悟,叫澄澈。有一种文字叫淡然。
先哲们智慧地说:同是一件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是地狱。生活的主体是自己,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别人的劝告,只多是种安慰,不能当做根治心病的良药,心灵的伤痛只能自己慢慢治疗,人人都有不平事,想不开是与自己过不去,在天地间走笔写满沧桑与风骨,爱默生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处境不满,他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改变,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或者改善自己灵魂的状况。前者不是自己随时都可以做到的,后者则永远随他自己掌握。处境的恶化都是心境引起的,改变心态,换位思考,是简捷的方法,心境愉快,环境也好,人生顿悟心态要好。
在尘世中胡乱寻找幸福的人,是世界上最不幸之人,不要盲目比较快乐长在,不要丧失自我自信长在,不要乞讨幸福自尊长在,不要贪求过多知足长乐,不要虚荣心太强悠闲自得,不要怀疑一切真情长在,不要复杂生活欢乐常伴,不要仇视社会,和睦共处,幸福就在自己的手中,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生有,志远而冰清,死无憾情深而庄重。每个聪慧的灵魂,都要在沉寂空明中,归于清醇澄澈,君子居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伟大的灵魂,都是孤独的,都会顺着心灵的指引,禹禹独行,到那无人之境。
一个人湖畔月下独酌,一个人江边独语清欢,一个人山野里独醉独卧,生命最内在的底蕴,不是万人同行的策马奔腾,而是一个人朝圣的精神奔赴,人与山石草木,都是有性灵的,这种性灵,是与天地相通的,清晨一杯茶,美好的一天就揭开了序幕,煮水泡茶,几分钟过后揭盖,紫砂壶里冒出缕缕热气,时光便在宁静的晨光里氤氲出它的芬芳,打开房门走进阳台,一边欣赏田野里的美景,一边细细品味杯中的芳茗,山光,水色,鸡鸣,鸟语,花香,碧绿的菜畦,墨绿的稻田,都在曼妙的晨光里浮动,与杯中的茶水,胸中的心情,融为一体。壶中乾坤大,杯里日月长,分不出哪是身外世界,哪是心内世界。树影、房舍、奔跑的小狗、劳作的农人,六月朝阳的柔光,给静谧的田野带来鲜活的生命的力,喜欢这种宁静而悠闲的生活,喜欢这种心中无事的自在感觉,不需要早早起床与时间赛跑,不需要拼命工作挣取粮食。日日都是好日,时时都是好时,说的真好,打开书卷,映入眼帘的,是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几个字。
看到的是残缺,听到的是寂寞,闭上眼清空心,静静倾听侧耳,屏息凝神,荷老了,时光也老了,迈着趔趄的脚步,在天地间走笔写满沧桑与风骨,最喜这个留字,在薄凉寂冷里,倾注着岁月的深情,人生难得圆满即使再美,再丰盈一样要瘦,瘦得不能再瘦变成了残,我喜欢这种残缺的美,如同草书里的飞白,泼墨里的枯笔,圆润到了极致,突然苍劲了,写满沧桑与风骨,雨迷蒙烟水湄,那枝残荷曾经是肌肤胜雪,一弹即破。也曾经明眸善睐,顾盼生情,多少绰约的风姿,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莲花的娇羞,已成为记忆中的留白,荷残了那些美丽的瞬间,依然在心头永驻,待到明年,又是满池的荷花开,心不老天地就不会老。(青衣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