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48|评论: 1

[草根播报] 文化传承,人人都要身体力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7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江因曾经盛产甘蔗,被赞誉为“甜城”。但是在时代的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糖房已逐渐消失。曾经漫山遍野的甘蔗林被各种庄稼取代,当时热闹非凡的糖房不是被拆就是残破不堪。
  一度作为内江支柱产业的糖业经济,虽然从繁荣走向了衰落,但是它留给我们的“糖文化”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没有机械生产的情况下,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用土法制糖,不仅为抗战前方输送了大量白糖,还为交通和工业提供了酒精。
  2014年10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内江糖业博物馆被列入全省老工业区“产城之变”的重要建设项目。为此,一些文史爱好者开始着手收集土法制糖的器皿和相关资料,为内江糖业博物馆的开馆作准备。值得一提的是,在传承“糖文化”的队伍中,有两位耄耋老人一直默默地贡献力量,他们就是亲眼目睹过土法制糖的高华德、高华仲兄弟。86岁的高华德凭借儿时记忆,制作了一个木质石磙模型。其弟高华仲运用身边的资源,大力收集并整理了许多“糖文化”文字资料,两位老人一致表示,希望在有生之年,为内江“糖文化”的传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高华德、高华仲兄弟并不是研究糖文化的专家学者,也不是相关部门或项目的责任人。但是,他们作为“糖历史”的亲历者,在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依然将传承“糖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着实让人感动。
  高华仲说,他随时都在留意内江各地榨糖用过的器皿。曾经,他在一个亲戚家里看到一个装糖的木盆,便叮嘱木盆主人一定要好好保管,以后一定有“用武之地”。高华仲的这一行为看似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却从侧面反映出他对传承“糖文化”的重视。
  在人们的常规思维中,一旦谈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多数人会认为,这应该是专家学者或相关部门的事。但高华德、高华仲兄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任何一项传统文化的传承都需要更多人积极参与,唯有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力行,古老的文化才会拥有恒久的生命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6-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大内江竟然才是"五线"城市,好无奈啊!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让大家都了解我们大内江,消费水平那么高,还“五线”,你这是逗我玩呢?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