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794|评论: 22

[新闻.热评] 我看《灵岩山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8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都江堰工作、生活已三十年有余,在灵岩山下也居住了有近十年,虽然曾经到灵岩寺游览了两次,也曾在灵岩山开会三天,住宿两夜,但对灵岩山知之甚少,基本上是模糊的,隔膜的。所以,在听到王国平先生的《灵岩山传》出版面世时,心中若是欣喜,必欲先睹为快。想到的是:既能得到文化的享受,也填补了知识的空缺。但由于信息不畅,在媒体上看到这个消息时已经错过了签名售书的时间,幸得群中朋友的指点,终于购得此书。幸甚幸甚!
       得书后,花了两天时间,先匆匆地通读了一遍,一则先睹为快,二则以解书渴。第一天即读完了半册,那细致深情的描写,那详实丰富的史料,就让我手不释卷,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深深地感到受益匪浅,既加深了对灵岩山的了解,又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应该说,如果不是对灵岩山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不是对浩如烟海的史料给予了去粗取精的淘洗,是写不出灵岩山所代表的本土文化和历史渊源的,是不能把灵岩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的。而这本书,无论在感情上,在写作上都是对此集大成者,相信看过此书的人都会有此感受吧。这一点,也应当说对都江堰本地文化、风物风情、旅游建设、城市发展都是功德一件,相信会经受住历史的检验和得到人们的认可的。某虽不才,但也将书中引用的诗改写几个字,作为阅读此书后的感触吧:“观景何必到青城,一览《灵岩》便有情。未曾开卷先一笑,满篇尽是读书声”。
       不过,弟二天读书的时候,脑子里不知怎么的就产生了不应该有的看法,确实不恭敬得紧。我认为,本书在内容的编排、取舍上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也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地方,虽然“暇不掩瑜”,但没有总比有的好。试举一例:
       在书中,有一个大章十一篇文章讲“佛法”,当然对当前的拯救世道人心、宣传真善美是大有好处的。但我等凡夫俗子已经深陷红尘,要达到如此真空了悟就像抓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我们是离不开的。我相信读此书的大多数人是与我一样的愚顽不明,不但理解不了,连听也听不懂。我本想能出个奇迹,乌鸦变凤凰,所以反复读了几遍,但依然是一头雾水,这正应了那么一句话“朽木不可雕,儒子不可教也”。
       在书中,与灵岩山有关的名人大师有好几十位,除了袁焕仙、南怀瑾、李登源三位与灵岩山关系密切、有着重大影响的人外,我们对其它人的家庭出生、成长历程、等身著作、一生成就等方面就不用知晓得太详细,只要对他们在灵岩山上的所作所为有个大体了解就行了。除三位外,我们大可以学苏东坡先生在《戒子书》中所说的“读书不求甚解”可也。比如,写“灵岩书院”教授张圣奘的文字有八百来个,其中家庭出生、成长历程、等身著作、一生成就就占了大半的篇幅,谈到教学的不足一百五十字。再如,《名门唐家》中写唐君毅的文字也是这样,另外还花了近两百字介绍他的母亲,内容除了她的出生地、在何处读书写作和现存遗作外,就没有其它与灵岩山有关的内容了。再如朱自清,写朱自清的文字超过了七百字,而写他在灵岩山讲学的内容不到二百五十字,其它的都是对他经历、成就的介绍。其实,朱自清在中国的文化界名声是如雷贯耳,如想知晓,在网页上轻易地就可查到,本不用作这样的介绍的。书中所说到的其它人的也基本如此,就不一一例举了。这其实是大可不必的,不但对本书的内容帮助不大,还增加了读书人的负担。
       本人虽无长处可言,但说的话是句句属实的,虽然不免偏颇,但决无捣乱之意。此文如能有所脾益,虽万分之一也不胜荣幸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6-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无完人,书无全书。各抒己见,说长道短。

发表于 2017-6-8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看过此书,也就不敢妄评,但居士读书很认真,说话也直截了当,从他的读后感来看,至少表现出读书人应有的实诚,本人是赞许的。

发表于 2017-6-9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在理!!!!!!!!!!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一看完后就匆匆落笔,深感不妥,今天就作了些改动、补充,但已发帖子却自己改不了,烦请哪位班班帮助换一下。谢谢了!

     来都江堰工作、生活已三十年有余,在灵岩山下也居住了有近十年,虽然曾经到灵岩寺游览了两次,也曾在灵岩山开会三天,住宿两夜,但对灵岩山知之甚少,基本上是模糊的,隔膜的。所以,在听到王国平先生的《灵岩山传》出版面世时,心中若是欣喜,必欲先睹为快。想到的是:既能得到文化的享受,也填补了知识的空缺。但由于信息不畅,在媒体上看到这个消息时已经错过了签名售书的时间,幸得群中朋友的指点,终于购得此书。幸甚幸甚!
得书后,花了两天时间,先匆匆地通读了一遍,一则先睹为快,二则以解书渴。第一天即读完了半册,那细致深情的描写,那详实丰富的史料,就让我手不释卷,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深深地感到受益匪浅,既加深了对灵岩山的了解,又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应该说,如果不是对灵岩山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不是对浩如烟海的史料给予了去粗取精的淘洗,是写不出以灵岩山所代表的本土文化和历史渊源的,是不能把灵岩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的。而这本书,无论在感情上,在写作上都是对此集大成者,相信看过此书的人都会有此感受吧。这一点,也应当说对都江堰本地文化、风物风情、旅游建设、城市发展都是功德一件,相信会经受住历史的检验和得到人们的认可的。某虽不才,但也将书中引用的诗改写几个字,作为阅读此书后的感触吧:“赏心何必到青城,一览《灵岩》便有情。未曾开卷先一笑,满篇尽是读书声”。
我们看风景,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远山含黛,高树染翠。走近了,才见到水转山环、曲径通幽,而随着步步推进、层层展开,一幅幅漂亮的画卷便在眼前打开了,就把人带入了如梦如幻的美妙之中,使人震撼,让人沉醉。看此书亦然。
翻开书,就如一首优美的乐章前面通常都有美妙的引曲一样,把近代、现代、当前,诗歌、文章、所见作为灵岩山的前缀,除了让人眼前一亮,更给人一种诱导、一种向往,恨不得一步就踏入后面的内容之中。在此书的开篇,首先展示给人的是清朝诗人的诗句“群峦横黛夹沟深,石磴盘空寺更遒。径外野花霜气肃,涧中流水玉声幽。……”,接着,用了老作家对灵岩山的描写“……岩峰矗立,层嶂滴翠,丛林浩莽,……”,而后就是作者上灵岩山的所见了,“沿着这条蜿蜒曲折的林中幽径,身心彻底放松,拾步缓缓而行,你可以惬意地在树下拾松塔,可以在林木深处捡茵子,可以站在路边听几声不知名的鸟儿的鸣叫……”。这不多的篇幅,就足以让人神往了。
接着,《灵岩古刹》、《喜雨坊轶事》、《深山观世》……等篇章的出现,就将灵岩山、灵岩寺的过去、现在,风景、人文,传说、故事,道藏、佛经一一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使人欣赏,让人赞叹,给人启迪,令人思索。既是一种文化的享受,也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文章的内容既庞大,又深遂,既有大刀阔斧,又有精雕细琢,把灵岩山的方方面面都林林总总地汇集起来,让大家的享受灵岩山文化盛宴的同时,也给精神上来了一次山水园林的大会餐。比如,对灵窦泉、黑风洞、好人石、千佛塔的细致描写,就使人如经其事、身临其境,好比是自己游览了一次。再比如,通过对喜雨坊、观音山的单独成篇,就把中国文化中的“真、善、美”体现在优美的传说中,人民的生活中。
而最令人感动的是作者的求实求是精神。为了考证历史上传说的灵岩山就是现在的灵岩山,作者查阅了《太平寰宇记》、《蜀中名胜记》、《华阳国志》、〈通典〉、〈水经注〉、〈益州记〉、〈蜀都赋〉、〈元和郡县志〉、〈彭县志〉等大量地理、历史、文学等史志、地理志、文章文献,终于确定了灵岩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置。
为了确定灵岩山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位置和对中国近、现代文化所作出的特殊贡献,书中采用了大量的篇幅以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层面作了或深或浅、或详或略的描述,把各种文化都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由于所涉内容多,所涉范围广,这里就不一一举证了。大家就自己慢慢看、慢慢领会吧。
就像孔雀之所以能给人带来整体的美,不但有着高贵的凤冠、斑斓的体态、漂亮的尾羽一样,本书在结尾的时候,通过与王家右、蒙默、付承烈、南怀瑾几位先生见面时的情景描写,通过人物将历史的画面鲜活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从而间接地感受到灵岩山文化浓厚的底蕴和深厚的影响。正如结尾所说“每多了解一分灵岩山,心中就会对这座山多一分景仰和敬意,不禁心向往之,神追慕之……。
不过,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看完后掩卷而思,脑子里不知怎么的就出现了不应该有的一些看法,确实不恭敬得紧。我认为,本书在内容的编排、取舍上也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地方,虽然“暇不掩瑜”,但没有总比有的好。试举一例:
在书中,有一个大章十一篇文章讲“道观”、“禅思”,这当然是对当前的拯救世道人心、宣传真善美是大有好处的。但我等凡夫俗子已经深陷红尘,要达到如此真空了悟的境界就像抓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我们是离不开的。我相信读此书的大多数人与我一样的愚顽不灵,不但理解不了,连听也听不懂。我本想能出个奇迹,乌鸦变凤凰,所以反复读了几遍,但依然是一头雾水,这正应了那一句话“朽木不可雕,儒子不可教也”。
在书中,与灵岩山有关的名人大师有好几十位,除了袁焕仙、南怀瑾、李澄源三位与灵岩山关系密切、有着重大影响的人外,我们对其它人的家庭出生、成长历程、等身著作、一生成就等方面就不那么关心,也不用知晓得太详细,只要对他们在灵岩山上的所作所为有个大体了解就行了。除三位外,我们大可以学苏东坡先生在《戒子书》中所说的“读书不求甚解”可也。比如,写“灵岩书院”教授张圣奘的文字有八百来字,其中家庭出生、成长历程、等身著作、一生成就等就占了大半的篇幅,谈到教学的不足一百五十字。再如,《名门唐家》中写唐君毅的的文字也是这样,另外还花了近两百字介绍他的母亲,内容除了她的出生地、在何处读书写作和现存遗作外,就没有其它与灵岩山有关的内容了。再如朱自清,写朱自清的文字超过了七百字,而写他在灵岩山讲学的内容不到二百五十字,其它的都是对他经历、成就的介绍。其实,对朱自清这样的文坛大儒,在网页上轻易地就可查到,本不用作这么详细的介绍的。书中所说到的其它人的也基本如此,就不一一例举了,这其实是大可不必的,不但对本书的内容帮助不是很大,还增加了读书人的负担。
本人虽无长处,但说的话是句句属实的,也是出自肺府之言,虽然不免偏颇,但决无捣乱之意。本文如能有万分之一的可取之处,则深感荣幸之至也。

2019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6-9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以来文学作品,诗歌,戏剧作品都有其作者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而文艺批评家也自己的思维和价值取向,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就是在相互促进中发展的。文学作家,诗人,剧作家辛苦了很长时间创作的作品,经常让文艺批评家一顿批的一无是处,让他们写,他们又不会写,也写不出来,我们能说文艺批评家错了吗?不 不能这样说!好的文学作品,诗歌,剧本,大家认可的文艺理论就是在这种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相互作用中诞生的。

2021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6-10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书的用心了看书的用心了我啥时候也在哪里借来读读
 楼主| 发表于 2017-6-10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折耳兔 发表于 2017-6-8 20:26
人无完人,书无全书。各抒己见,说长道短。

也是的,对任何事,都像大路边上打草鞋——有人说长,有人说短,勉强不得的。既然如此,那就随它吧。这也正应了道家的“顺应自然”。谢谢兔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不颠东 发表于 2017-6-8 20:39
未看过此书,也就不敢妄评,但居士读书很认真,说话也直截了当,从他的读后感来看,至少表现出读书人应有的 ...

可能是没有当面吧。如果当着本人的面,我可能还是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呵呵……。谢谢老兄的赞赏!
 楼主| 发表于 2017-6-10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滴泪成霜 发表于 2017-6-9 09:24
说的很在理!!!!!!!!!!

谢谢朋友的支持!献香茶一杯!
 楼主| 发表于 2017-6-10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日哥德 发表于 2017-6-9 19:35
自古以来文学作品,诗歌,戏剧作品都有其作者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而文艺批评家也自己的思维和价 ...

布老师说得很有道理,辩证地说明了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相辅相成的关系。向布老师学习!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7-6-10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悠然蜀客 发表于 2017-6-10 07:00
写书的用心了看书的用心了我啥时候也在哪里借来读读

其实,看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只有用心看书,才能够有更多的收获。谢谢朋友的再次支持!

发表于 2017-6-10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的见解,佩服老师的用心读书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荷塘月色ybg 发表于 2017-6-10 17:42
拜读老师的见解,佩服老师的用心读书

感谢荷姐的赏看!谢谢!

发表于 2017-6-12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佩服老先生的用心读书 其它的俺也不懂 不敢乱说!

发表于 2017-6-12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无完人,书无全书。各抒己见,说长道短。
http://emscom13.duapp.com/ksa/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斯玛尔 发表于 2017-6-12 14:12
真心佩服老先生的用心读书 其它的俺也不懂 不敢乱说!

想来人已老朽,去日无多,再多读点书,到阎王那里还可以冒充一下知识分子嘛!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鱼我 发表于 2017-6-12 15:39
人无完人,书无全书。各抒己见,说长道短。

朋友说得很有道理,看书的角度不同,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可以探讨,不用抵毁,只能说是大路边上打草鞋——有的说短,有的说长罢了。谢谢!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6-14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出来居士是认真读了书的,这点就该致敬。
发表于 2017-6-1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岩历史文化沉淀深厚,但凋零败落至今,已无法救活,徒有怀念之情而已,灵岩山正于无声无息中湮没于历史的深处...........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