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05|评论: 0

[民生杂谈] 【科普知识】夏季自然灾害预防知识

[复制链接]

【科普知识】夏季自然灾害预防知识
2017-06-26 巴中科普 巴中科普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水旱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目前正值夏季,是人们休假、避暑、休闲旅行的高峰季节,有许多灾害常发生在夏季,我们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掌握自然灾害应急自救常识,尽可能地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巴中科普综合网上部分权威知识,对夏季常见的对人的生命危害较大的高温、暴雨、雷电、台风、风暴潮、巨浪、海啸、洪灾、泥石流、滑坡、山洪、草原或森林火灾等灾害的防范和应对知识作些简单介绍,希望广大读者从中受益,一旦遇到这些灾害,能冷静、恰当地处置,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损失。

一、高  温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高温天气会给人体健康、交通、用水、用电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
  应急要点:
        ●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外出要打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避免强光灼伤皮肤。
        ●户外或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或停止作业。
        ●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
  专家提示:
        ◆大汗淋漓时,切忌用冷水冲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老人、体弱者或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如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户外或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宣传。

二、暴  雨


        暴雨,是指日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通常表现出局地性和突发性强的特点,易造成城市道路积水、交通瘫痪、危旧房屋坍塌,严重的会使河水暴涨、山洪暴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房屋被冲毁等,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和损失。
应急要点:
●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地井、地坑等。
●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专家提示:
  ◆不要将垃圾、杂物丢入马路下水道,防止堵塞,积水成灾。
  ◆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地段。
◆在郊外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突然变快时,必须特别注意。

三、雷  电


雷电,是指伴有闪电和雷鸣的大气放电现象。雷雨天气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如果放电击中人员、建筑物或各种设备,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应急要点:
        ●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
        ●在室外,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郊外停留。在空旷的郊外无处躲避时,不要跑动,不要打雨伞等物件,应尽量寻找低洼处(如土坑)藏身,或双脚并拢,就地蹲下。
        ●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
        ●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如多人聚集室外,勿相互挤靠,防止被雷击中后电源互相传导。
专家提示:
  ◆高大建筑物上必须安装避雷装置,防御雷击灾害。
  ◆在户外不要使用手机。
◆对被雷击中人员,应立即采用心肺复苏法(人工呼吸)抢救。
◆雷雨天尽量少洗澡,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用其洗澡。

四、台  风


  台风(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应急要点:
        ●行人
  外出时尽量穿上雨衣,不要打伞。
  尽量远离高大树木、棚子、架子、架空电线等。
  不要在高墙、广告牌及居民楼下行走,以免发生重物倾斜或高空坠物等突发事件。
  避开高层施工现场,不可靠近塔吊或工地围墙。
  注意街道积水,不要在道路边缘或打着漩涡的路上行走,以免落入水中。
  风大造成行走困难时,可就近到商店、饭店等公共场所暂避。
  看见倾斜及倒下的电杆等输电设施,要远远绕行,以避免触电。
        ●航海船只
  注意收听临近地区气象台的气象预报,及时了解海风、海浪情况。保持与陆地指挥系统的联络,及时避开台风的突袭。
  尚未出港的船只要推迟出航时间,待风暴过后再出航;在海面航行的船只要根据台风移动方向和范围,适当改变航线绕道而行,或抢在台风来到之前迅速穿过。
  专家提示:
  台风来临时,应做好以下准备:
  ◆检查房屋是否牢固安全,若是危旧建筑应马上离开避险。
  ◆加固有可能被风吹落的物体,如花盆、护栏、遮雨棚、凉衣杆、室外天线等。
  ◆准备适量的水及食物。
  ◆准备好蜡烛、手电筒,以备风中停电时使用。
  ◆检查煤气及电路,留心火源。
◆门窗玻璃用胶带粘好,准备好胶合板、塑料板、毛毯等,以备加固窗户。

五、风暴潮


风暴潮,是指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气压骤变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风暴潮伴随着狂风巨浪,可引起海潮暴涨,堤岸决口,船舶倾覆,农田受淹,房屋被毁。
应急要点:
  一旦发生风暴潮,处于危险地区的居民要听从政府指引,按转移路线撤离,防止因混乱和拥挤造成人员伤亡。
  专家提示:
  ◆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有关风暴潮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准备。
  ◆遇到不愿意撤离居所的民众,应劝说其撤离危险地带。

六、巨  浪


海浪,是指在风的作用下产生的波浪。当它接近海岸时,波峰向岸边倾倒,形成浪花。海浪的大小与风速、风时(风吹刮时间)、风区(风吹刮海面的距离)成正比。灾害性海浪在海上主要给航海、海上施工、渔业捕捞和海上军事活动等带来威胁和损失,会引起船舶倾覆、损坏。
应急要点:
        ●接到相关海浪警报后,船只不能违反规定出航,要尽早进港作好防范措施,船上人员要按照当地政府部门规定撤离船只。
        ●不要在狂风大浪时冲浪或到海边观浪,要尽快撤离海边,向内陆或者高地转移。

七、海  啸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海岸山崩或山体滑坡、小行星和慧星溅落大洋以及海底核爆炸等产生的具有超大波长(几百千米)和较大周期(10-60分钟)的大洋行波。经常极具破坏力,可造成严重伤亡。
        应急要点:
        ●停泊在海港的船只要在海啸到来前驾驶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者靠岸,要马上驶向深海区。
        ●察觉海啸发生信号,迅速撤离海边,向内陆或者高处转移。
        ●不幸落水时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在水中不要举手,不要挣扎,尽量减少动作。尽量不要游泳,防止体内热量过快散失。尽量向其他落水者靠拢,互相帮助,争取目标明显,易被发现。
        ●把溺水者救上岸后,最好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的要尽量裹上被子、毛毯等保温。
专家提示:
  要注意海啸发生的信号:
  ◆地面强烈震动;
  ◆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并且有大量的水泡冒出;
  ◆海水异常退去后,浅滩上出现许多海生物;
◆听到如火车行走的咆哮声。

八、洪  灾


        洪水是指由于暴雨或水库溃坝等引起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灾,是指洪水造成的淹没、浸没损失,山区小河流短历时、高强度暴雨致使山洪泥石流淹没和冲刷等破坏型损失。
  应急要点:
        ●突然遭到洪水袭击时,要沉着冷静,并以最快速度安全转移。安全转移要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贻误避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要想办法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同时要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当洪水迅猛,来不及撤离时,迅速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并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条件允许时,可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
        ●在不了解水情时,不要冒险涉水,尤其是急流,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时,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对于因呛水或泥石流、房屋倒塌等导致的受伤人员,应立即清除其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污水。对昏迷伤员,应将其平卧,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转送医院急救。
  专家提示:
◆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尽量避免过河,防止被山洪冲走。

九、泥石流


泥石流(俗称“走蚊”、“出龙”、“蚊龙”等),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通常其来势凶猛,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相随,对农田、道路、桥梁和民房等建筑物破坏性极大。
  应急要点: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跑至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
        ●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坡下。
        ●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专家提示:
  ◆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多柴苹、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
◆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平处搭建宿营棚。当遇到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发生。

十、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导致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和道路、房屋等建筑以及人民生命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自救对策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的逃生自救
(1)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2)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
(3)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2.如何抢救掩埋人员?
(1)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干。
(2)应从滑坡体的侧面开始挖掘。一定不要从滑坡体下缘开挖,这会使滑坡加快。
温馨提示
(1)当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撤离时,可以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但一定不要和房屋、围墙、电线杆等靠得太近。当无法继续撤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2)不要在滑坡危险期未过就返回发生滑坡的地带,以免再次发生滑坡时遭遇危险。


十一、山洪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强,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的特点,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山洪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类居留地的一切物品,严重破坏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
        自救对策
1.日常防范措施
(1)养成汛期时关注天气预报的生活习惯,做到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确保安全。
(2)地处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土坝,以防洪水进屋。
(3)家中常备如船只、木阀、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并在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2.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受到洪水威胁时,应该有组织地迅速向山坡、高地处转移。
(2)突然遭遇山洪袭击时,要沉着冷静,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应该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3)山洪流速急,涨得快,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止被山洪冲走。山洪暴发时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3.来不及转移怎么办?
(1)向高处转移,如在基础牢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
(2)身处危房时,要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
(3)除非在洪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时被迫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水停止上涨再逃离。
(4)扎制木排等逃生用具。
(5)利用通讯设施联系救援,当发现救援人员应及时挥动鲜艳的衣物,发出救援信号。
4.落水自救
(1)万一掉进水里,要屏气并捏住鼻子,避免呛水,试试能否站起来。
(2)如水太深,站不起来,又不能迅速游到岸上,就踩水助游,或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
(3)如会游泳,就游向最近而且容易登陆的岸边。如不会游泳,千万不要慌乱,可按以下两种办法行动:一是面朝上,头向后仰,双脚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二是迅速观察四周,看是否有露出水面的固定物体,并向其靠拢。
温馨提示
(1)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2)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3)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借助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进行逃生。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十二、森林或草原火灾
        森林草原火灾严重危害生态建设成果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多数因上坟烧纸、野外吸烟、乱丢烟头、烧荒烧茬、焚烧垃圾、施工用火、玩火、野外烧烤、倾倒未燃尽炉灰、电线打火等人为原因引起。

        一旦遇到森林草原火灾,该怎么办?了解下面的经验,可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方法/步骤
1
【发现森林草原火灾,及时报警】
如果发现森林草原火情,要及时拨打12119电话报警。各旗县林业或草原防火办会根据报警情况,安排苏木乡镇政府并通知村委会负责人进行处理。个人不能单独盲目扑火。

2
【扑救火灾不得动员一些不适宜人员】
这些不适宜人员包括:残疾人、孕妇、未成年人等。扑火队员必须要服从指挥员的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因为单独行动容易迷失方向,陷入火场而受到火灾的严重威胁,甚至危及生命。

3
【一旦被火灾围困要冷静】
一旦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着火的范围内及周边的风向会在短时间内不断改变,这时火场非常危险。扑火员和群众不能因惊慌而乱跑,而是要密切注意火场变化,冷静判断,按照下面的方法选择逃生路线。

4
【火场逃生路径一】
一旦遇到范围较大的火灾蔓延很快,自身危险时,应尽早、快速的进入空旷地带,或是火烧过后的空地(火烧迹地)。

5
【火场逃生路径二】很重要
当被大的火灾围住后,要按照“第一选择冲,第二选择跑,第三选择卧倒”逃生。
“冲”的要领:火头不高(1.5米以下)时,用衣服、毛巾(湿的更好)等捂住嘴鼻,包裹头,尽快选择火小、烟少的地方,迎火(注意不是顺火,即要对着火跑)快速越过火线,进入火烧迹地避险。切记采取这种方法的火墙厚度不超过1米,因最好要一步冲过去,否则很容易引起窒息晕倒。
“跑”的要领:当火势太大(1.5米以上),不能选择“一冲”时,捂嘴鼻,包裹头,避开火头,沿火头两边的一边植被少、火烟少的地段,迎侧风快跑,冲越火线逃生。
“卧”的要领:火的速度很快,无法“冲跑”时,应选择身边适宜的地方卧倒,(选择湿的、植被稀的)脸面迎地,保护好皮肤不外露,用衣服盖头,抛开一些地表,将脸贴在潮土上,捂住口鼻,卧倒避火,待大火过后,及时打灭身上火。



6
【野外防火事项】
广大干部群众要自觉提高防火意识,在野外不能随意点火、用火。
禁止野外吸烟、上坟烧纸、玩火、烧烤、倾倒未燃尽炉灰等。
烧荒烧茬、各类施工爆破等生产性用火,须到各旗县防火办审批,并采取防火措施。
电力部门应定期排查输电线的隐患,防止电线落地或打火引发火灾,特别是在大风天气。
煤矿、天然气施工单位在工作时,要提前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严防跑火引起森林草原火灾。








阅读 592 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