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41|评论: 14

[民生杂谈] 【小歌言说】网坛帖子也是双刃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0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互联网进入中国,自媒体论坛比“超生游击队”随意多了。进出发言呢,一度几乎成了野坡里吐痰,“啊呸”一声就畅快了……这在网坛诞生之初,由于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新鲜诱惑,可以理解网民发言的随意和任性,但是,久而久之,社会受众(全坛读帖人)非时来读帖,结果闹得感觉受了“糊弄”,或者听人说了一堆无聊的空话、或者压根就是某种不良情绪的宣泄……这让本该作为新媒体的网络论坛有了一股馊味,令人思之而心生厌恶,弃之又如鸡肋。这大概是公众的审美。      中新网曾于15年8月2日刊载了央视退休的资深媒体人敬一丹在某书店与记者聊“舆论监督”的话题,他说,舆论监督在网络世界遍地开花,中国民众会娴熟运用“自媒体进行舆论监督,这是一种进步。”
       她在签售新书《我遇到你》时,众多粉丝与她交流。她谈到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显得十分谦虚和平静,深情地惋惜“有些节目做得还是粗糙的。”接着说,写作时,“自己给自己对话”。介绍新书是回头看自己走过的三十年脚印,最有价值的就是听到弱者的声音,传播和放大这种声音。接着,她回顾了自己在焦点访谈中最大的收获,那就是关注民工问题,作了《漂着的边缘人》,给政府决策提供了到弱者的真实心声,推动了社会进步,探索户籍制度的改革。她说,自己做节目的过程中,时时告诫自己:决不可一丝主观臆测,决不可一点情绪化地发言,那会误导舆论和决策参考,就贻害社会了。
      一丹大姐的敬业精神和学识水准,是令人钦佩的,她还如此“如履薄冰”一般地做舆论监督工作,可见,我们在玩自媒体说事拉理之际,也就在耍一把双刃剑了。运用得法,就传递出正确健康的意见,若有情绪化的轻率放大,那就会误导网友、干扰政府作为,影响了事业必不可少的和谐环境构建。
      写时政帖子,进入文章的事例,务求真实可靠确有其事,风闻言事不宜进入公众场合;务求不盈不缩,其程度、数量、大小,都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切莫把道听途说转世成亲自目睹,切莫把蚊子说成牯牛。如果自己对帖子真实性、准确性好不负责任,那就可能不仅贻害社会和他人,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所以,凡是涉及社会生活面较大的事,最好先利用互联网学习,广泛捕捉专家学者和他人的众多意见、看法,在用脑子思考,或联系社会实际去辨别一下,再谈谈自己的商榷意见,这是比较明智的做法。如长舌妇一样,天上晓得一半,地下全知道,那是要丢丑出事的!时间,是检验一切言论的试金石,民心是最公正的裁判,不会因为谁的声音最大,就会裁决他胜诉的。
      学会上网,犹如学会修身立人,切莫太随意,还是学些敬一丹大姐的演进作风,讲究为社会长远利益,为大多数人的需求发声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7-10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有思想深度,对网络论坛里的帖子,作了深入浅出的思考,揭示它的双刃特性了。       如,网络论坛热点舆论,前有村社干部涉嫌侵吞扶贫惠民款的帖子多多,可是经过组织查证属实的却不太多,绝大多数源于信息不对称、个别干部工作作风粗放了点、某些群众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感觉憋屈等等,为了引起社会关注,就常有放大声音的迹象。如此,虽然也给基层干部上了个箍箍,被动小心翼翼处理此类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也干扰了纪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分散了某些注意力,还可能打击了某些基层同志的工作热情,也对论坛形象造成污损。
      再如,年年七月的热点,就是大学、高中招考后,一波又一波的对教育、教师的评说,多概念性的指斥、甚至攻讦谩骂,这不仅令勤奋工作的绝大多数教师深感职业的憋屈,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抉择,终究并非教育的福音,也不是学子的福祉,因为教育本质而言,是教师以人格去影响学生人格的完善,用自己的心灵与碰撞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塑造独立、健康的人格,形成热衷于求真知,长技能的强烈欲望,遨游于知识海洋!
      假若把教育、教师都糟蹋成“污七糟八”的烂泥塘了,请问:会对执教人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如果某个教师也失却职业荣誉感,对学生有啥直接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朋友们参与讨论,真诚与朋友们交流。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7-7-1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有寓意的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7-7-10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是对互联网论坛深入了解后的反思性文字,值得一读。论坛帖子本来就肩负着对社会、他人和自己的某种责任,确实不宜信口开河式发言的。

发表于 2017-7-10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理性的态度,理性的帖子。

发表于 2017-7-10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三分,七分留与子孙。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7-10 16:13
发帖务必对真实性负责,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不能泄愤而故意编造虚构。

发表于 2017-7-10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天地立心,替社会立言。

发表于 2017-7-10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上网,犹如学会修身立人,切莫太随意,还是学些敬一丹大姐的演进作风,讲究为社会长远利益,为大多数人的需求发声吧。

发表于 2017-7-10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上网,文明交流,共建人类美好精神家园。

发表于 2017-7-10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赞一个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7-10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讷于言,敏于行!

发表于 2017-7-10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教书的 发表于 2017-7-10 10:49
这文章有思想深度,对网络论坛里的帖子,作了深入浅出的思考,揭示它的双刃特性了。       如,网络 ...

理性的导师,以您为尊
发表于 2017-7-1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信口雌璜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