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群众是党的根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群众身边泛滥是很危险的事,不正之风越近,民心越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既打“老虎”,又拍“苍蝇”,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过程,亲历反腐实践,直接感受身边的反腐成效。 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量大面广,易发多发,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它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是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水火不容的。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下真功夫。 一、要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要以增强责任意识为前提,通过教育引导、明晰责任和问责警示,增强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强化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严肃问责追责为保证,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重视不够、解决不到位、失职渎职的,严肃问责追究,并通报曝光典型问题,倒逼责任落实。 二、要突出重点问题,严守纪律底线。严查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必须聚焦重点问题、解决重点问题。同时,抓早抓小抓苗头,严守纪律和规矩。“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依然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要坚决查处,严肃问责。要坚持抓大不放小,在始终保持高压惩腐的同时,严肃查处‘职级小但影响较大、金额小但性质恶劣、事情小但反映强烈’的‘小官、小案、小事’,让基层和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和成效。” 三、要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制度是治本之策。解决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仅要有动真碰硬的态度、严惩不贷的手段,还要建立起切实管用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强机制制度创新。要建立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长管长严机制,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细化配套措施办法;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通过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及时消除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健全扶贫资金、‘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度;要建立完善群众监督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解决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