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不要被“人情”绑定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一直遵从着“礼多人不怪”的交际之道。作为一种传统,讲礼、守礼原本是一项传统美德,它是文明发展的体现之一。但一旦这种“尚礼”之风与服务,牵涉一起,就使得服务的目的变了味,从而滋生出一些不正之风甚至是腐败问题。
人类是群居动物,大家在生产、生活中相互帮助,这种帮助就是服务。因此,服务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分工结果。无论这种活动有偿与否,都应有明确、公开、透明的主旨,即使是有偿服务也应该明确收费标准,否则,服务就会变味,也会损害服务对象的切身利益。诸如网上曝光的个别老板搞出天价消费都属于服务变味的范畴。
经济社会中,因为崇尚礼仪,也因为有偿服务的大量存在。大家在享受别人服务特别是无偿服务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别人帮了忙”,自己应该“有所表示”,为此只要办了事,发支烟、请吃个便饭,服务者认为“无伤大雅”,享受服务者也觉得“理所应当”,甚至觉得是“不收不领情”。久而久之,别人帮了忙自己不表示反成了“不正常”。导致所谓的“人情”绑定了服务。别有用心者,有的用这种绑定关系强制送“人情”要求“特殊服务”,有的用“服务”名义强制要求服务对象“表示人情”。也就滋生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甚至是违法案件。
因此,我们都应当把服务当作一种正常社会分工结果正确看待,不要有意无意地绑定服务,要明白服务是职责要求,依法依规享受服务有规矩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抛弃礼仪,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无论是在服务还是享受服务过程中,都必须要讲文明、守礼貌,这毕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做人起码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