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乡村(社区)腐败问题多发、高发,广大群众对这些发生在身边的“苍蝇”式腐败问题感受深、意见大;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扶贫领域、集体“三资”、“四风”等问题是基础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基层干部容易滋生贪污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 既打“老虎”,又拍“苍蝇”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对广大群众来说“老虎”太远,而“苍蝇”经常围绕身边。只有高度重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侵占国家资金、侵吞集体财产、侵蚀农民利益、侵害农民权益问题以及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在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严格问责、追责,把纪律挺在前面,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到实处,真正为人民办事、想人民疾苦、解人民难题,提升人民获得感,才能得民心。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从以下三方面抓好工作。 一是严明党的纪律,把党的政治纪律挺在前面。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基层单位严格落实纪律教育学习工作,运用好“四种形态”,把纪律规矩挺起来,立起来。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加强纪律执行,严查违纪行为,用纪律的尺子管住大多数。 二是压实“两个责任”,强调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最主要的是抓严、抓牢、抓实基层党委和纪委的两个责任。基层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必须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解决好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的问题,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 三是强化监督,发现有“病”及时治。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在干部监督上下功夫,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好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切实用好提醒函询诫勉谈话等组织措施,强化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现提醒,领导班子及成员要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带头人,防止不良风气的侵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