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中国式过马路”成为文明创建的“绊脚石” 走在泸州的街头,几乎在每个路口,都能看到文明劝导志愿者的身影。而他们的工作,就是对那些不文明的车辆、行人进行劝导。虽然如此多的志愿者参与服务,却仍有那么一些人我行我素。在泸州市全市上下一心,共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刻,笔者不禁感叹,别让少数人的“中国式过马路”,成为泸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绊脚石”。 “中国式过马路”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人们对交通法律法规的淡漠,折射出国民素质的不足。部分社会成员存在盲目从众心理,道德素质偏低、安全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认为闯了就闯了,事后就找不着人,于是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去闯红灯。闯红灯,看似小事,却是关乎城市形象的大事。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中国式过马路”,一来给城市形象抹黑,二来也给自身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作为城市交通的参与者,应该将交通法律法规内化于行,耐心等绿灯亮起、规规矩矩排队……这些显然都不是大事,然而“素质”却在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显现出来了。 笔者认为,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城市文明的标志、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和谐音符。为了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坚决响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成为文明交通的实践者、参与者、支持者。从现在开始,从每一位市民做起,争做“文明过马路、礼让斑马线”的模范;为提升泸州整体文明形象,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我们每个市民的一份力量! 别让“中国式过马路”成为文明创建的“绊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