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通知书:从此后,父母只剩背影,故乡只有夏冬
(文/刘娜)
少年听得道理无数,中年才懂深情几许。愿每一盏故乡的灯,都能照亮游子归乡的路。
----------
1
蝉在窗外叫个不停,唤醒一树又一树的夏风。
夏阳从乌云中探出头来,在马路上,在小巷里,在墙角上,投下一树树斑驳的阴影。
等待录取通知书即将去远方求学的孩子,怀着梦想与憧憬,渴望告别父母逃离故土,踏上一段充满希望的青春征程。而终将逝去青春、趔趄步入中年的我,望着窗外的夏风与树影,满腔怅然若失,满脑回忆影踪。
遥想18年前,我手握录取通知书,怀着忐忑又喜悦的心情,面无表情地告别父母,足底生风地逃离故土,庆幸终于挣脱家人的掌控,终于远离贫穷的小村,终于开启崭新的人生。
18年后的今天,我稳稳地行走在一地夏阳一路树阴中,从自卑倔强成长为理性稳重,却不得不承认:
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刻起,父母只剩下背影,故乡只剩下夏冬。
2
少年听得道理无数,中年才懂深情几许。
大学录取通知书,之于每个学子,都是一枚苦读的勋章、一份成人的证书,是一张离别的船票、一纸牵挂的信笺。
18年前,读到这段话时,我觉得晦涩又矫情;18年后,写下这段话后,我读出眼泪与深情。
18年前的那个夏日,蝉在老屋前的杨树上扯着嗓子鸣叫,鸭在门口的池塘里摇着胖身子慢游,狗在房檐下吐着舌头哈嗒哈嗒喘个不停……
我坐在院内槐树下的小竹床上,捏着人生的第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想到从今后就能远离唠叨的父母,逃离贫穷的土地,离开偏僻的家乡,去一个崭新的城市遇见一群陌生的人,开启一段前所未有的生活,是何等的期待与憧憬。
那时候,我不解离别的哀愁,不懂前途的凶险,错以为,父母永远不会老,老屋永远不会塌,小村永远不会衰,地里的庄稼见到风雨就会自动生长。
多年后,当我一次次重返那土那地那村那家,跟随佝偻后背、满头白发的父母,在荒草满地、房屋倒塌、村民逃离的小村内行走,才悲哀地意识到:
我是父母的孩子,但终将成为他们牵挂一生相见寥寥的远方;我是故乡的游子,但终将成了她日渐陌生又终将遗忘的叛徒。
3
这人世间的很多爱,都以长相守、永相聚、不分离为目的。只有一种爱,送别于不断目送,成全于相互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自收到大学通知书那天起,我就开始一次次把背影留给父母,在与他们的一次次目送中,读书求学,上班工作,结婚生子。
“没事,家里一切都好,你只管好好学习。”“学费不用你发愁,等粮食收下来钱就有了着落。”“我和你爸身体都很好,一点毛病都没有,你只管忙你的。”“你只管去外地,只管去闯荡,不用考虑我们。”
……
自18岁那年起,我对这些父母在书信里、在电话中、在相见时重复最多的话, 一度信以为真。
我以为家里真的一切都好,粮食卖了就能换回我的学费,父母的身体从来不会生病,我去再远的地方他们也从不担忧。
当我渐渐得知,我远离家乡在外求学的日子里,他们饲养了一年的20多头猪患上瘟疫不幸全部死完,家中的粮食遭遇大旱颗粒无收,父亲拖着摔伤的腿跑三四十里地给我凑够学费,而听说我还是决定去外地上班的那天,他一个人躲在小屋里抽烟到深夜,而母亲也担心得一个劲儿抹眼泪……
我才明白,放开儿女勇敢追梦又祈祷他们安然无恙,渴望儿女远走高飞又企盼他们天天回家,是我父母的心,也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
后来,我恋爱生子,为人之母,逐渐老去,才终于懂得: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从不以占有和索取为目的,从不以放手和分离而消存,也从不以距离和岁月而浓淡。
它一直在那里,稳稳的,妥妥的,浓浓的。哪怕相隔万里,哪怕海角天涯,哪怕天上人间。
它是你暑假归来时老树下的翘首以待,寒假进门时的热腾饭菜,探亲回城时的一壶香油,思乡月夜里的满地雪霜,凝视相框时的不变笑容……
它来自父母与故乡,流淌你身与你心,不管过去多少年。
4
我也渐渐体悟,这世上,唯有一种相见,不需要预约,那就是看望父母。这人间,唯有一个地方,不需要设防,那就是父母面前。
步入中年后,当我学会不打招呼、风尘仆仆突然出现在老屋门口,正蹲在房檐下择菜的母亲和挥舞着扫帚清扫小院的父亲,惊喜连连又双双落泪。“昨晚上梦见你回来了,今天你还真回来了。”母亲说。
是的,不管你回不回来,他们一直都在等你。不管你想不想念,他们一直都会梦你。
当终有一日,他们的病患成为我终于得空陪伴他们的借口,躺在手术台上的他们,像我小时候害怕打针的我一样,紧紧攥着我的手,我在弯下身子为和死神赛跑的他们擦身洗脚的间隙,终于明白: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挣脱逃离又慢慢回归的过程;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场与父母和解、向父母靠近的朝圣;每个人的辉煌,都是一场用砥砺前行回报养育之恩的致敬;我们终将成为父母的教化和传承,父母始终都是我们的堡垒和乡愁。
5
蝉依旧在窗外叫个不停,唤醒一树又一树的夏风。不怕热的孩子,从小巷深处跑来,脚踩一片又一片摇晃的树影。
一日又一日,一夏又一夏,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我坐在窗前,心绪复杂又一气呵成地敲下这篇文字,只想对看到此文的所有人说:
愿出征青春的少年,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学会转身靠近那孤独守望的背影;愿驰骋梦想的我们,在时光的缝隙里,慢慢懂得转身拉长那送春迎秋的夏冬;愿每一盏故乡的灯,都能照亮游子归乡的路,都能温热父母思念的情。
愿我们与父母,一路目送一路分别后,终能相互靠近,因爱永生。
★本期互动★
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来分享一下吧mala.cn/t/14846898
---------
↑这是一条心绪复杂的分割线。
★树洞★
>>上期精彩吐槽:
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只要别问我借钱!←辣编九思:酒后吐真言←_←
如果你有满肚子的话想说,那就来《树洞》一吐为快吧!戳链接跟帖回复,开始吐槽:
http://m.mala.cn/idts9269
树洞,顾名思义,是大树由于虫蛀或者机械损伤等原因,成年累月形成的空洞。
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某种内心里无法分享的纠结。但是秘密与纠结,又让人有强烈的倾诉欲。把它藏在胸中犹如烈焰燃烧,让人片刻不得安宁。来树洞吧,向树洞倾诉你的苦恼,宣泄你的情感,告诉它你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这里吐槽,绝对不会有人知道你是谁。
无论你是离乡的游子,还是故土的归人,无论你是细腻的文青,还是奔放的大汉,都能在这里发现一个光怪陆离、与众不同的世界。
----------
>>本报订阅方式:中国移动手机用户编辑短信XLJT发到10658000可订阅本报,每周一、三、五中午12:00发刊。
>>如果你对我们的报纸有任何建议或意见,可跟帖:
http://m.mala.cn/pbqi8220 告诉我们,如被采纳,我们将送您100元话费。
责编:小楼 编辑:九思 陈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