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和杜绝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内江市市中区食药监局“五项举措”加强农村家宴安全监管。 一是夯实责任,严格管理。各村(社区)配备一名专职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实行各村“支部书记主要抓、协管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同时与各村签订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强化农村家宴主办方和承办厨师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 二是严格申报,登记备案。该局要求凡就餐人数100人以上农村家宴,举办者须提前3天向村委会申报备案,村委会接到申请后2天内将申请表报辖区食药监管所,农村家宴的举办者和承办者必须如实报告就餐时间、地点、人数以及厨师健康状况等,食药监管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并留样48小时备检。 三是宣传教育,注重培训。通过组织召开协管员、流动厨师培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常识和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相关规定。同时定期开展协管员、农村厨师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协管员、农村厨师的安全意识。 四是严格落实“红白榜”公示制度。对申办农村家宴举办方,辖区食药监管所对其采购的食品和环境卫生进行现场检查,对检查结果按照卫生条件、就餐人数(桌数)、厨师备案及健康体检、食品及食材的质量和采购等信息进行对外公示;形成“事前有申报、过程有监管、事后可追溯”的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让群众进一步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让他们吃得放心。 五是推行责任险,完善应急处理机制。该局要求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购买保险,成立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委员会,通过引入此种新型风险防范机制,提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降低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进一步健全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完善食物中毒处理流程和处理方式,要求遇集体聚餐引发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事件,承办人应立即向所在地村食品药品协管员和村委会报告,村食品药品协管员和村委会及时向辖区食药监管所报告,同时,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救治中毒人员。辖区食药监管所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相关要求采取控制措施,做好救治和维护秩序等工作,并在2小时内向上级部门报告,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