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375|评论: 17

[摄影.旅游] 青城山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5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城山赋/冷林熙

           巍巍西川鼎胜,凛凛神州青城。幽幽天下名山,济济世界遗珍。
         座天府而接康藏,起高原而连昆仑。托雪域而生三江银流,聚云山而汇八仙尊神。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诗仙李白,他年盛赞青城。不朽写照,千古流芳,惊世壮美,妙趣永存耐品。
        而今兴游天府,蜀都锦城西郊,古都胜地,观想悠然频频 。放眼眺望,青城仙山,脱颖夺目,视野憧憬,不禁又生满腔情思,不免问其究竟:”何以谓之仙山”?昔日亲游,赋诗感念为证:“山上山下,无处不幽不圣;前山后山,无时不绿不青;里山外山,无人不仰不敬……”。

       试看青山绿水,走兽飞禽;道观古寺,史传秘经;騒客墨宝,诗书画楹;晨钟暮鼓,禅意梵音;仙风道骨,远幻近影;隐居俊彦,民间高人;善男信女,中外佳宾。纳凉避暑,无与比伦;农家乐居,别洞天景;风味野菜,异彩山珍;游山赏水,养心益身。观雾绕逶迤群峰,山戏缥缈烟云;探通天石阶斜道,幽深羊肠曲径;想清泉滴润心脾,彩瀑飞溅爽身;攀藤爬峭相视笑,悬崖躬行携伴紧;清风才住林涛,深涧又起鸟鸣。移步换景看不够,心旷神怡忘归程;诱煞诸君叹观止,年年重游难过瘾。青城奇幽赛仙山,偕与峨眉、剑阁,九寨、龙池,雪山 西岭。汇就川蜀之锦锈天地,华夏之绝世风景矣。
      夫, 如斯“天下第一名山,”又在都江水韵圣地,古城仙山,天造地化,风物通灵。孕长寿之城乡,兴灌溉之泽恩,皆得益于雪域之甘露,蜀人之德勤。自然、人文等,项项“ 世遗”冠美称。都江、青城,相得益彰共提振;旅游创最佳,百业赖兴盛。日新月异增辉煌。更上青山高楼又一层。





                                              中国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中国人文名家蜀都联谊会
                                              四川成都市锦江菱窠书屋
                                              2017年8月5日于菱窠斋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仙李白,他年盛赞青城。不朽写照,千古流芳,惊世壮美,妙趣永存耐品“。此句略做修改,句式更加规范,词义亦可出新。即改为“不朽写照,千古溢彩流光;惊世壮美,妙趣永存耐品。”
发表于 2017-8-5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城山建福宫现存一联,写景写史,更为贴切。照录如下:
       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西通藏卫,东峙夔巫,葱葱郁郁,纵横八百里舆图。试蹑屐登上清绝顶,看雪岭光腾,红吞沦海;锦江春涨,绿到瀛洲。历井扪参,须臾踏蜗牛两角,争奈路隔蚕从,何处寻神仙帑库?丈人峰直墙堵耳。回思峨眉秋月,玉垒浮云,剑门细雨,尚依稀绕襟袖间。况乃夜朝群岳,圣灯先列宿柴天;泉喷六时,灵液疑真君唾地。读书台犹存芳躅,飞赴寺安敢跳梁。且逍遥,陟檐卜冈,渡芙蓉岛,都露出庐山面目,难遽追攀楼观,互玲珑,今幸青崖径达。问当初,华渚姚墟,铜铸明皇应宛在;

       自轩坛拜宁封而后:汉标李意、晋著范贤、唐隐薛昌、宋征张愈,烈烈轰轰,上下四千年文物。漫借瓻考前代遗徽,记官临内品,墨敕亲颁;曲和甘州,霓裳同咏。鸾章翠辇,不过留鸿爪一痕,可怜林深杜宇,几番唤望帝归魂。高士传岂欺予哉。莫道赵昱斩蛟,佐卿化鹤,平仲驰骡,悉缥缈若遐荒事,兼之花芯宫词,巾帼共谯岩竞秀;貂蝉画像,侍中与太古齐名。携孤琴御史曾游,吹长笛放翁再往。休提说,王柯丹鼎,谭峭趿鞋,那堪他沫水洪波,无端淘尽英雄。多寄寓,我亦碧落暂栖。待异日,龙吟虎啸,铁船贾郁定重来。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房沟居士 发表于 2017-8-5 14:00
青城山建福宫现存一联,写景写史,更为贴切。照录如下:
       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 ...

谢谢赐玉分享!遥遥祝你安康!恕我个见,虽为他日之阳春白雪,似可选而借鉴。但却因无奈楹联之陈规牵强,致唯憾百姓敬而远之,难读难懂;聊以新浅俗语描绘,是为大众感同身受,由生爱意向往于心中!!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房沟居士 发表于 2017-8-5 14:00
青城山建福宫现存一联,写景写史,更为贴切。照录如下:
       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 ...

                                                                             我的辞赋覌 /冷林熙                        

                                                            --- 何止写赋当警钟
                                                     孤斋僻阁风雨路,千古美文名虚徒。
                                                     我劝文昌爱百姓,不拘一格创新赋。

        始于先秦,盛于汉魏之辞赋文体,因兼具诗歌、散文之优势特点,而颇有写人、绘景、状物、抒情、咏叹、叙事、论理之妙能。其如诗如歌,高雅俊逸之风格神韵,使一些文笔大师声名远播,流芳百代,也让多少看官读者入痴入迷,千古诵吟。
       然而,也不无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和人为的偏念等诸多因素,使辞赋的发展终难摆脱风雨飘摇的历史命运,而远不如同为古生古长的诗词戏歌小说那么百花齐放多而普广。其一时之历史兴盛,也只不过瞬现于区区蕞尔之宫院圣殿而已。乃至因为偏倡辞赋之韵律骈偶等古僻形式,而使中华文苑,还久久出现过从 三国到隋唐等“八代之衰”(韩愈语)的凋敝景象。
    笔者在成都从事家教写作和受聘开展文化旅游新兴项目创意策划,特别是探索传统文化同家乡新农村建设结合打造“中国辞赋之乡”,开展创新辞赋之写作实践期间,以成都及周边地区之山水风情、历史人文等题材,写下新赋文稿百余篇。相继有荣获首奖,入选辞书,和上墙、刻碑、登报之派用,并大多被“中华诗词论坛”,“中华风雅颂”评为精华文章。并被“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全部收入书库。特别是,当我将其发表于那些更多百姓读者的网站上,点击者多达数千、数万甚至十数万之时,则更增加了我推而广之,奉献大众,服务社会的期望与信心。
    尤其,惊见百姓大众,十之八九不知赋为何物。而常常囿于狭小业圈的作赋者,大多不论题材和读者对象,一味追深求古,盲目崇骈,偏于强化辞赋的“文学性、师古性、小众性”的旧时特点,而失于弱化它的“兼容性、记实性、大众性”发展需求;甚至只为求得学究专家之好评,争得赋赛之虚荣奖赏而寡喜,等等;(本来各种辞赋评奖只有专家而无大众参与就很值得商榷)而让唯尊“骚、骈、律之古赋,才为辞赋之正宗正品”之偏见一统天下。致不少作赋、读赋者,醉迷于古旧程式之作,孤芳自赏;而不知如此你推我促,使本来就命运孤寂而今虽稍有转机的辞赋,又随时面临重走与世隔离老路的严重危机。更不知,甚至还不愿看到,浅显而流畅的新赋,尤可亲近百姓,万家飘香,等等。正是这些,则更使我铁心坚毅,矢志不移,献身辞赋创新改革,不见辞风赋气之匡正而誓不罢休!
   为便于人们对辞赋的特点要义,有个比较容易的了解掌握,我对辞赋的定义试作一个浅显明白的概念性表述:那就是----凡有一定量分的铺陈、比兴、对偶、等古风新韵而文辞舒美以明显区别于绝、律诗歌和散文者,都可称之为赋!
    虽然,我也喜欢、欣赏、学写过古赋。也一贯主张今古各类辞赋并存相长。但为辞赋长足发展和相对广普的良知和责任所警示,我不得不历经万千反思而深切悟知:种种古赋,甚而形为绝美之作。作为专门家研究、收藏甚或用以借鉴一些好的元素而使辞赋之“创新不失谱味”则是无可厚非的。但它绝不是现实,更不是未来首当推崇、提倡的辞赋发展的适时主体与顺世潮流。正所谓“继承不可拘泥,不是复古”为佳之,更不能把承古强化为比古赋还刻板,比古人更加古僻!须知,我们的文章到底是写给今人和后人,而不是叫古人看的啊!
    我的家乡坛罐及别的成都周边地域均为古蜀,尤其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衍生之地,名胜古迹,先贤遗风,世代英贤人文情脉,多而厚重;当今发展,累累硕果,步步高楼,而未来之城乡统筹,改革推进,成都东南龙泉山东麓,川中丘野,又有“三湖一山”广阔地域之文化旅游,“天府新区”及新农村建设,更具天赐良缘,大好机遇,无与伦比。借以新赋华章,简明、畅达,鲜靓、生动之奇功,将“天府之国”,今日蜀都之骄人风貌展现于世,其玉溅珠烁,脍炙人口,异彩流光,动人情怀,自会有目共睹,不言而喻!
    作为辞赋之新篇习作,《蜀赋新篇》《赋韵天府》选了成都所辖及近邻之一市、一区、一县、一镇,一乡、一村、一坝、一山、一水等地域,特别是川西、川中、川南、川北城乡结合部之典型地区为题材集点。试想让古旧之辞赋不再束之高阁,孤守于幽深庙堂,学府书斋而得以继承发展,使之与时俱进,踵事增华,开一代平民文赋、散赋、语赋之新风,让其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成为助推城乡统筹,破解“三农”难题,构建西部发展高地强省,独一无二之“文化品牌”岂不快哉,乐哉 !
    恰逢中华文化更需大力发展之际,而以此书奉献给热心传统文化,有志于打造“中国辞赋之乡”的英贤、同仁们,让其大展身手,创出盖世功业,广施大善于万民,又是何等之至欣至喜之幸事也! !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唯憾百姓望而生畏,敬而远之,难读难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网友说,李白的“送君平”诗并非特指“青城山”。不错,这朋友算是有心之人。但别忘了,青城山,才是“川蜀西北,最有代表性的名山秀水”。因此,诗人与好友言说写照“蜀山险道,美景乡情”,自然会以青城山作为代表性的意境。尤其,见到“春流绕蜀城”这一佳句,完全可以说是在特写,独有都江堰水绕蜀都的青城山了!

2022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17-8-1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冷老师。

2021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17-8-1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冷老师   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城闻水 发表于 2017-8-11 09:09
谢谢冷老师   学习了

朋友客气了。互相学习吧!祝你秋祺安好!!

发表于 2017-8-1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几张图来顶顶先生的贴!

203447p926eigimcyl8q90.jpg


203442xongedo4dq6oudg4.jpg



203426y93kdt72w787dk8b.jpg



203436cq2ff7pbx62exkqx.jpg



203429npedafdc2d2vp5wd.jpg



203422ifdd1ohhb9199de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YISIA213456789 发表于 2017-8-11 09:24
发几张图来顶顶先生的贴!

深谢朋友真情赏光添彩。遥遥祝你秋祺安康!费心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 发表于 2017-8-11 08:33
学习了,谢谢冷老师。

谢谢你的抬爱!,感念美意情怀!

2019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8-1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8-12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辞赋功底不一般,欣赏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fw5086 发表于 2017-8-12 01:17
老师辞赋功底不一般,欣赏学习。

,对不起。来迟了。迟复致歉!!好友素来抬爱有加。真情令我感激不已。遥遥祝你快乐安康!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改重发!                                                                     

                              青城山赋/冷林熙

          巍巍西川鼎胜,凛凛神州青城。幽幽天下名山,济济世界遗珍。
         座天府而接康藏,起高原而连昆仑。托雪域而生三江银流,聚云山而汇八仙尊神。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诗仙李白,他年盛赞青城。不朽写照,千古溢彩流光;惊世壮美,妙趣永存耐品。
        而今兴游天府,蜀都锦城西郊,古都胜地,观想悠然频频 。放眼眺望,青城仙山,脱颖夺目,视野憧憬,不禁又生满腔情思,难免问其究竟:”何以谓之仙山”?昔日亲游,赋诗感念为证:“山上山下,无处不幽不圣;前山后山,无时不绿不青;里山外山,无人不仰不敬……”。

       试看青山绿水,走兽飞禽;道观古寺,史传秘经;騒客墨宝,诗书画楹;晨钟暮鼓,禅意梵音;仙风道骨,远幻近影;隐居俊彦,民间高人;善男信女,中外佳宾。纳凉避暑,无与比伦;农家乐居,别洞天景;独具风味野菜,名特山珍;再兼练功悟道,养益身心,济张生命;天下无二可寻。
       观雾绕逶迤群峰,山戏缥缈烟云;探通天石阶斜道,幽深羊肠曲径;想清泉滴润心脾,彩瀑飞溅爽身;攀藤爬峭相视笑,悬崖躬行携伴紧;清风才住林涛,深涧又起鸟鸣。移步换景看不够,心旷神怡忘归程;诱煞诸君叹观止,年年重游难过瘾。青城奇幽赛仙山,偕与峨眉、剑阁,九寨、龙池,雪山 西岭。汇就川蜀之锦锈天地,华夏之绝世风景矣。
      夫, 如斯“天下第一名山,”又在都江水韵圣地,古城仙山,天造地化,风物通灵。孕长寿之城乡,兴灌溉之泽恩,皆得益于雪域之甘露,蜀人之德勤。自然、人文等,项项“ 世遗”冠美称。都江、青城,相得益彰共提振;旅游创最佳,百业赖兴盛。日新月异增辉煌。更上青山高楼又一层。





                                              中国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中国人文名家蜀都联谊会
                                              四川成都市锦江菱窠书屋
                                              2017年8月5日于菱窠斋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林熙 发表于 2017-8-30 17:22
,对不起。来迟了。迟复致歉!!好友素来抬爱有加。真情令我感激不已。遥遥祝你快乐安康!{:9_3 ...

还有改动,请看新稿!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