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我是谁?
暴雨是气象灾害中最严重、最常发生的灾害之一,我国除了个别地区外,统一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暴雨往往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我国暴雨天气的地域性和时间性特征虽然不明显,但是受季风和地形等因素影响,总体而言,南方多北方少,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夏季多冬季少。
四级预警及防御指南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蓝色预警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要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学校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安全;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黄色预警
6小时内降雨量将要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做好防暴雨工作;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橙色预警
3小时内降雨量将要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听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防范引发的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红色预警
3小时内降雨量将要或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做好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