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房村村史
岳晓文
岩房村位于光雾山景区腹心位置,独特的岩洞风光与精美的峡谷幽湖相印成趣,春观山花、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览山雪。岩房村位于光雾山镇西南部,东接光雾山镇焦家河,西接大营村,南临光雾山风景名胜区十八月潭景区,北联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黎坪森林公园,复员面积60平方公里,海拔900-15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5度,距光雾山镇10.2公里,全村辖3个社,54户180人,有耕地269亩,林地1.96万亩,随着自然生态景观、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的挖掘,辖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为旅游服务业和旅游附加产业。建有文化院坝、道德讲堂、农家书屋、体育健身场地等设施。宽带4G网络全覆盖,通村水泥公路。
历史沿革:岩房村自秦汉时期便开始有人居住,蜀道米仓兴起之时便商贾来往不绝为当地留下了历史文化古迹,有闻名遐迩的感灵寺,有孤峰陡峭、独怂如云的仙人山,明清时期本地居民因借岩洞而居(本村曾住过人的有十来个岩壳:岩房岩壳、黄家岩壳、白瞎子岩壳、垒石坡岩壳、罩鸡岩岩壳等),故取名岩房。解放后属槐树乡,1998年撤乡并镇划入光雾山镇。
主要姓氏:吴姓是村中的大姓,约占60%,吴姓族长吴祥明,民国时期任槐树乡保长,本人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其余姓氏有许、岳、杨、李、张、黄、赵等。
主要交通道路:桃感路穿村而过。现2、3社不通公路。
产业状况及经济发展:岩房村2005年以前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是种植业、南江黄羊、蜜蜂养殖业为主,盛产土豆、豆类等粮食作物,板栗、猕猴桃、核桃等经济作物。其中养牛大户黄正能,养牛十余头,黄羊大户吴成虎,养殖黄羊70余只年收入两万元。
近年来,随着光雾山旅游纵深推进,岩房村经济发展结构逐步优化,现在大多数村民主要依托旅游发展,开办农家乐,全村现有农家乐十余家,接待能力400-600人,户均年收入3-5万元。
岩房村大事记
1980年4月岩房村铁索桥修通;
1986年岩房村突发小型泥石流,陈善芝、吴祥平、吴祥忠、吴成双、吴祥国等五户房屋尽毁,全村村民团结一心投工投劳投物历时三个月将五户房屋修葺一新;
1998年6月岩房村全村通电;
2005年9月岩房村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范围内;
2006年7月国家电网通往岩房村;
2007年10月岩房村漫水桥修通,通村公路修道村活动室;
2008年9月岩房村修建第一座砖混结构房屋;
2011年5月岩房村实现移动信号全覆盖;
2014年5月岩房村聚居点居民用上自来水;
2016年8月岩房村3G网络全覆盖;
2016年11月岩房村完成村文化活动室、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地理环境及动植物资源:岩房村年平均气温15.5℃,年均降雨量1200mm,无霜期达到280天,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焦家河贯穿全村,植物物种2000多种,珍稀树木达300余种,现查明全村两栖动物有20种,爬行动物有15种,在20种两栖动物中,有中国特有种12种,在15种爬行动物中,有中国特有种4种,有鱼种7种,其中岩原鲤为 四川省级重点保护鱼类,特有物种如:中华裂腹鱼(当地称羊鱼)、光雾臭蛙、南江角蟾。
村级组织建设:
第一任村书记卢德先(1949-1992)
第二任村书记肖兴文(乡镇下派)(1992-1995)
第三任 村书记熊兴文(1996-2004)
第四任村书记卢举平(2005-2013)
第五任村书记杨仕明(2013-2017)
第一任 村长卢德先(1949-1980)
第二任村长陈善芝(1980-1989)
第三任村长熊昌福(1989-1990)
第四任村长吴成宪(1990-1993)
第五任村长吴太宏(1993-1995)
第六任村长许中贵(1995-2000)党员
第七任村长熊兴文(2000-2004)党员
第八任村长卢举平(2005-2017)党员
解放初期有党员2名,现有党员13名。
岩房村民风民俗:该村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解放后无一例刑事案件。全村村民大凡有红白喜事婚丧嫁娶都要置办酒席,酒席规格至少主菜两墩两扣(两碗坨子肉两个拼碗),加上其他菜品每桌8-24个菜品,忌讳“十大碗”(因十碗与石碗音同,认为猪才用石碗),红事酒席菜品及每轮出的桌数必须是双数,白事酒席菜品及每轮出的桌数必须是单数,红事男酒首轮先请老老外家老小外家,红事女酒正酒先请介绍人、押礼先生、娶亲娘子、陪姑娘、抬箱抬柜的抬脚儿、明锣师,再请老老外家老小外家老小姑娘等,就餐时红事可以随便重盘子,重的越高越吉利,白事严禁重盘子,如有宾客不懂重了盘子,马上就有人纠正,轻则遭人白眼,重则遭主家亲戚辱骂。全村村民皆主动帮忙,自发随礼。过去村民相互之间送礼,一般送包谷米十斤、关系好的另送豆腐一箱(由十斤黄豆制成)如遇嫁女,最亲的房亲叔伯还要“添箱”赠送陪嫁物品,现如今村民随礼皆送现金。
民间艺人、能工巧匠:
一、温铁匠:本名温学才,(约1914-1995),铁匠手艺当地一绝,擅长打制火枪,斧头、镰刀等农具。据传会“雪山令”咒语,可以徒手将烧红的生铁块从火炉中取出而手毫发无损,据村民讲述,其咒语特别灵念,如在打制火枪时,温铁匠询问想打“飞的”还是想打“跑的”,若只回答“飞的”或者“跑的”中间的一项,打猎可能空手而归,若回答“飞的” “跑的”都要,则往往满载而归,故村民经常送一些小东小西,以讨吉利。
“雪山令”咒语施法程序:
1、请神:心中默念师祖师爷、太上老君等上仙
2、念咒语:“奉请雪山龙树王、急急冷冷下天堂
请你下界无别事、雪上泥潭走一趟
头戴雪山帽、身穿雪山衣、脚穿雪山鞋
一更之时下大雪、二更之时下大霜
三更之时雪上加霜、四更之时霜上加雪”
3、画符
二、熊篾匠:本名熊德春,(约1903-1985),擅长编簸箕、篾席、箩兜、背篼、筛子、档席等,远近闻名,村民调侃他为其编了一首歌谣,年轻人到处传唱:
“熊篾匠住在火地坡,大风从茅草房上刮过。
不管是编筲箕还编簸簸,都是他的活、他的活。
炒点酸菜萝卜油都莫一颗,身边还养了个老太婆。”
三、漆匠、瓜瓢匠:杨万才、杨其春,系叔侄俩,油漆手艺和挖瓜瓢手艺当地一绝,其挖瓜瓢需安装独角马(支撑挖瓜瓢的工具)独角马分为“公马”和“母马”,据传其独角马外人不能有意碰闯,如一不小心碰了就会“中邪”,表现为浑身无力、大脑昏迷,不能动弹,必须念“咒语”施法解除魔咒。咒语如下:
“云字头显金身、一撇一力治乾坤、三撇三点将军箭、车字元轮斩鬼神、若有不信鲁班亲敕令、打下地狱不超生。”
其中杨万才还擅长唱孝歌,大凡村民家有白事都会请他去唱孝歌,有时唱一个通宵,有时耗时几个晚上,且分文不取,其经常吟唱的孝歌有《十月怀胎》《大孝记》《张孝打凤》《安安送米》《恩歌记》《二十四孝》等。村民如过意不去,农忙就去他家还点活路。
知名人士
一、 李谈平:华西医科大学毕业,现在成都开办牙科诊所,小有名气。
二、 吴海明:出生于1976年,毕业于巴中师范,光雾山镇红军小学教师、安保主任。
三、 岳崇玉:出生于1950年,自1986年开始在岩房村任村医,擅长中医,村民拔火罐、扎银针分文不取,医术较高,收费低廉,经常为家中困难的村民免费治疗,村民口碑极好,30余年治疗村民两万人次,2016年被选为光雾山镇人大代表。
四、 袁太发:小学文化,现在山东淄博创业,主要从事水泥批发,解决了本镇20-30人的就业问题。
名胜古迹:
感灵寺:原名石观音,村民因庙宇对面山崖上有一惟妙惟肖的石观音,自发在现感灵寺处烧香挂红,据传在此许愿特别灵验,有求必应,2007年由光雾山旅游公司斥资修建庙宇,原巴中地委书记杨安民为其提名。感灵寺在白云岩的峡谷绝壁上,因流水的冲蚀和溶蚀雕刻出一尊大佛的形象,大佛的左侧有一个浅洞,其内的钙化堆积物形态似送子观音独坐莲台、头顶光环,形象逼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膜拜,香火旺盛。
民间传说:
菩梯寺(仙人山)
岩房村北面有孤峰陡峭、高耸如云的仙人山,传说仙人山顶有寺庙一座,庙子中有一口古井,幽香清冽、从未干涸,唐代曽修建一条险峻的独道盘绕而至,寺庙中供奉了观音、文昌、川主、土主、药王等诸多菩萨,村民虔诚供奉,香火特别旺盛,但由于路途艰险,香客、信徒往返需要大半天时间,众菩萨顾念香客难处,先由观音扮一老婆婆,叫一药农背至寺季坪处,当夜众神仙合力施法将菩梯寺的大铜钟,移至寺季坪(新庙址),铜钟嗡嗡做响,在静谧的夜晚格外清越。当晚众村民皆收到众神仙新寺庙地址投梦,于是众村民在寺季坪合力修建了新庙,香火依然旺盛。据传原上山道路必经过大叉胯(地名),大叉胯(地名)处有一大石头将两山之间的岩石支开刚好容一人通过,后众神仙的雕像搬到新址以后,大叉胯(地名)的支撑石头不翼而飞,上山的道路从此被封闭。
新建的菩梯寺在“破四旧”时被毁,庙内的像终日日晒雨淋,众“神仙”苦不堪言,遂投梦给吴祥华,说“你救我一时、我救你一世”,吴祥华便邀约多人将众神仙雕塑放置于菩梯寺旁100米处的岩壳内并供奉香火。众神仙感念吴祥华施救之功,终身为其庇护。现今90余岁的吴祥华耳聪目明,身体康健,健步如飞,其子孙学业有成,人丁兴旺。
岩房村传唱山歌、民歌(部分):
(一)(帮长工唱的民歌)
太阳出来四山黄,扯吧梭草套太阳。
太阳套在松树上,一天当有两天长。
(二)顶针子儿怀里揣,看见热肉不得挨。
几时等到面对面,麻索儿见水解不开。(情歌)
(三)我和妹儿一路行,走到走到进了林。
人家问我做啥子,背系断了扯葛藤。(情歌)
(四)大田栽秧载四角,脱了花鞋脱裹脚。
过路君子你莫笑,丈夫人小靠不着。(童养媳)
(五)大田栽秧栽四方,又载辣子又栽姜。
辣子莫得姜有味,家花莫得野花香。
(六)太阳落坡又落槽,扯跟茅草搭拱桥。
那个从我桥上过,不害相思也害痨。
(七)太阳落坡四山阴,四山凉水冷冰冰。
劝君莫喝冷凉水,喝了凉水冷了心。
(八)男十七,姐十七,男是桅杆姐是旗,
马在江边吃嫩草,怀抱金鞍不得骑。
男十九,姐十九,男是旗杆姐是斗,
马在江边吃嫩草,怀抱金鞍骑起走。
(九)草帽子儿满天飞,好久没有到一堆,
说不完的知心话,流不完的眼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