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11|评论: 2

[及时新闻] 中国稀土涨价43%!终于不让美日欧再占便宜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4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有这么一条新闻一闪而过,旋即就滑入了纷繁的信息洪流中消失不见,也很快被人忽略掉了:2017年年初开始,标志性稀土产品氧化镨钕均价累涨43%。进入6月以来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贡献了过半涨幅,A股对应的稀土板块股价也有显著的上涨。




单看这条新闻似乎说明不了什么,但如果联系到最近几年中国稀土行业整顿的不断推进、稀土价格的稳步上涨、开启稀土资源储备库以及中国稀土企业通过并购开拓海外资源等一系列事件,那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在“稀土之战”中要占据主动了!

可能有人觉得,区区稀土,充其量就是一种资源,有这么重要吗?

当然重要!

早在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时就曾提到:“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稀土资源占全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

再者,西方国家一直叫嚷中国“钢铁倾销”、“轮胎倾销”、“光伏倾销”……但却一直希望中国的稀土出口“多多益善”。

各国在稀土问题上也是相互博弈,多次展开“稀土大战”,中国在以往吃了不少亏,所幸近年来能够不断出击,美、日也开始忌惮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影响力。

稀土缘何成了一种战略资源?在稀土问题上,美、日、欧都曾怎样“围剿”中国?中国又该怎样进击?今天库叔就跟你聊一聊。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一骑绝尘”的中国稀土

大多数人可能对稀土不太了解,并不知道稀土怎么就成了媲美石油的战略资源。

简单来说,稀土是一组典型的金属元素,其之所以异常珍贵,不仅因为储量稀少、不可再生、分离提纯和加工难度较大,更因为其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军事等行业,是新材料制造的重要依托和关系尖端国防技术开发的关键性资源,被称为“万能之土”

——工业上,稀土是“维生素”。在荧光、磁性、激光、光纤通信、贮氢能源、超导等材料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想替代稀土,除非有极其高超的技术,目前基本做不到。

——军事上,稀土是“核心”。目前几乎所有高科技武器都有稀土的身影,且稀土材料常常位于高科技武器的核心部位。例如美国当年的“爱国者”导弹,正是在其制导系统中使用了约3公斤多的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用于电子束聚焦,才能精确拦截来袭导弹,M1坦克的激光测距机、F-22战斗机的发动机及轻而坚固的机身等等都有赖于稀土,一位前美军军官甚至称:“海湾战争中那些匪夷所思的军事奇迹,以及美国在冷战之后,局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对战争进程非对称性控制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稀土成就了这一切。”

——生活中,稀土“无处不在”。我们的手机屏、LED、电脑、数码相机……哪个没有使用稀土材料?

据说,当今世界每出现四种新技术,其中之一必与稀土有关!

如果没有稀土,世界将会怎样?

2009年9月28日的美国《华尔街日报》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没有稀土,我们将不再有电视屏幕、电脑硬盘、光纤电缆、数码相机和大多数医疗成像设备。稀土是形成强力磁铁的元素,很少有人知道强力磁铁是美国国防库存所有导弹定向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没有稀土你就得告别航天发射和卫星,全球的炼油系统也会停转,稀土是未来人们将更加看重的战略性资源。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语道出了中国稀土资源的地位。

放一张图来看,中国稀土矿的储量在世界简直“一骑绝尘”,2015年中国稀土储量为550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42.3%,妥妥的是世界第一,中国也是唯一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特别是军事用途突出的重稀土,中国占有的份额更多。中国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山,占国内稀土资源储量的90%以上,号称“稀土之都”。与中国在这领域的垄断潜力相比,恐怕连掌握了全球69%石油贸易额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也会自叹不如。

(NA表示没有产量,K表示产量较小,可忽略。数据来源:美国统计网)

中国稀土矿的储量与产量是如此的不匹配。从上图看,中国虽然稀土储量高,却远未达到“独占”的程度。但2015年全球稀土矿产量为12万吨,中国在其中就贡献了10.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竟高达的87.5%!




在勘探不充分的情况下,全世界现有稀土可开采近1000年,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稀土不那么稀缺。中国对全球稀土的影响力更多地集中于产量而非储量上。

2,真的被当成土卖了

中国稀土储量和产量遥遥领先,按理说,应该能左右世界稀土价格,从稀土出口中获利甚多吧?

事实正好相反!

中国稀土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极低的价格被贱卖,其中的故事也恰恰就是一部血泪史,说起来沉重,听起来痛心。

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内稀土生产工艺和技术十分落后,那段时期是美国垄断了全球稀土资源的供给,我国只能低价向外国出口稀土矿,然后再高价进口稀土制品。一些国家把稀土生产技术作为高度机密对中国实行封锁,中国对于如此重要的矿产资源,只能把它当作一种最原始的原料贱卖给掌握核心开发利用技术的国家,严峻的现实迫使中国加快稀土分离和提纯技术的开发。

在关键时候,总有一些“脊梁”们挺身而出,1972年,“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开始了中国稀土分离提纯技术领域“前无古人”的尝试。17种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分离提纯十分困难,当时国际上稀土分离的主流选择是“离子交换法”和“分级结晶法”,两种方法分离成本均很高,提炼出的稀土元素纯度较低,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徐光宪等首次采用研究多年的萃取法技术,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这项紧急军工任务,镨、钕分离系数打破了世界纪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用推拉体系高效率萃取分离稀土的工业生产。

1990年以后,“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大地最炫目的字眼,中小国有企业普遍通过引进外资或民营资本等形式改制为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成为公开的主张和行动的目标,“有水快流”则成为大多数生产企业的行动指南。

稀土行业是当时的高利润行业,地方企业和私营企业纷纷涌入,在计划体制下“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发明的生产工艺并没有获得专利保护,国有企业技术人员“跳槽”引发的技术外溢导致稀土生产门槛大幅降低,无数的稀土生产企业破土而出,在“对外开放”旗号下中国几乎采取的是开放生产、开放供应的政策,短期利润诱惑下中国稀土产量和出口量同步扩张。当时中国未意识到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性,甚至以稀土出口作为获取外汇的主要来源。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单一稀土产量约为20吨,2006年就达到了8万吨,约是80年代初的4000倍!中国稀土年产量已占世界稀土产量的90%;在巨大产能带动下,1990-2005年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出口总量占全球的80%,成为全球稀土成品生产企业的主要资源供给地。

非法盗采稀土,触目惊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8-15 14: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7-8-18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年拿熊猫肉当白菜卖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