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将环境保护工程列入一项重要日程,从巡察巡视,到自查自纠、专项整治,再到问题整改,环境保护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 生态环境保护是党中央“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是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这就抓住了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体现了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采取一系列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并取得成效,但水、大气、土壤等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但环境保护存在许许多多问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度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大、环境基础设施薄弱等等,环境污染治理的任务相当艰巨。因此,各级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找准问题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进一步完善责任考核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坚强组织领导,依法依规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建立政府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有关土壤、禽畜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的制度,逐步完善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和运营机制,引导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加快制定农村环境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进一步加强环保力量建设。加强环保队伍建设,要明确班子成员分管环保工作,逐步配备配齐环保专职人员,建立完善乡镇环保监管制度,在重点村设立环保专职干部,形成环境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基层环保力量建设。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教育广大群众建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环境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有关土壤、禽畜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的制度,逐步完善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和运营机制,引导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加快制定农村环境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进一步加强环保力量建设。加强环保队伍建设,要明确班子成员分管环保工作,逐步配备配齐环保专职人员,建立完善乡镇环保监管制度,在重点村设立环保专职干部,形成环境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基层环保力量建设。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教育广大群众建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环境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