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农历七月初二。处,去也,终止,暑气至此而止,也就是说,夏天将彻底告退了。处暑是夏秋交接的第二个节气,上一个是立秋。阳气炽热而催熟万物后,阴气开始弥漫,秋风渐肃,万物收成而祀。
处暑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一候鹰乃祭鸟:老鹰把捕到的猎物摆放在地上,如同陈列祭祀。多扯一句,大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祭祀,也附会在动物身上,一年七十二物候中就有三祭:雨水獭祭鱼,处暑鹰祭鸟,霜降豺祭雨。此三者,分别代表天地间海陆空三物,时间跨度春夏秋三季。接着说二候天地始肃:天地万物开始凋零,肃杀,这就是为什么古时秋后问斩,是为了顺应天地肃杀之气,金秋金秋,秋天是属金的,咔嚓。三候禾乃登:登就是成熟,五谷丰登的登,要打谷子了,秋收。
处暑是夏天的告退,熏风变金风,天高气爽,亦是草木即将哀怨、虫声即将变愁声时。肃秋到,雁南飞,月寂寥。此时节,早晚凉风袭,南庭落叶沙。秋风,秋蝉,秋月,秋云,天凉好个秋。半夜里都要盖一床薄被了,待谷子打完后,秋水就长了,就该桂露光参差,桂香落人衣了。
古人阴阳之气的说法,我以为就是冷热。农历四月,阳极始衰,五月仲夏起阴开始生长,在排挤阳气的过程中导致暑热雷雨。到七月,阴气形成,七月半嘛,嘘。阴形成之后,天一日日凉,日一天天短,秋雨变成不断降温的过程。再过三个月到农历十月,阴盛极,就冬天了。秋之整肃是为了冬之休养,休养中才有更新萌生。一年四季其实很短暂,处暑之后,很快玉阶白露侵罗袜,虫声泣露惊秋枕。
处暑后,秋雨频临,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梧桐雨过,长薄秋烟飘散,秋容一天天淡,晓气一天天清。秋风白,秋野明,满目秋光似镜,便夏思残,秋怀动。此时虫声沸,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一床空月色,秋声在蝉噪夕阳里,蝉噪林逾静,遥林晚蝉清,待到蝉噪芳意尽,便到雁来愁望时了。
这个时节,有人醉,有人愁,有人淡泊,有人相思。不管怎样,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