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16|评论: 0

母亲的微信里,有儿女体会不到的幸福(鸡汤08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3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期互动★

看完文章,你有啥想说的?来分享一下吧

>>互动文章

楦℃堡灏
母亲的微信里,有儿女体会不到的幸福
(文/俞月花)

从那天起,母亲就成了手机迷。就这样,母亲在城里,再不觉得寂寞了。

----------

1
“快来,帮我看看,视频聊天怎么点不开了?”

“红包怎么抢?要加银行账号吗?我看他们都在里面发红包,高兴得很!”

“我微信没有了。下午我不知道碰了什么键,微信现在找不到了,一下午都看不到朋友圈了。”

……

这就是我的母亲,今年60岁,初中学历,年轻的时候在服装厂上班,会绣花会做大衣。

在没有微信朋友圈的日子里,母亲在老家村里头,那算得上是为人热情开朗的。只要她在家,邻居婶婶、阿姨没事就喜欢来家里坐坐闲聊。

比如这个天,家里种的香瓜、西瓜熟了,母亲就忙活着洗洗切切,招待大家,边吃边聊。

遇到雨天,大伙打完牌,总要留他们在家里吃了饭再走。她会把冰箱里的咸鱼腊肉拿出来招待,毫不吝啬。所以,她的朋友之间一直相处很好。

2
今年夏天,母亲来南京看护小外孙,突然提起,要买一部智能手机。因为她发现,老家的村里人都开始用一种叫“微信”的软件聊天。

我们村民小组叫“晋北村二组”,因此也建起了一个同名的朋友圈。大概两年前,组里的优秀青年小刚就把大家都“笼络”进了群。

我们这些从村里出来的年轻人,不管身处何处,过年过节,或者日常,都会在群里,用乡音聊聊天。母亲也想进入我们的朋友圈。她天然好奇的性格,促使她关心村里七大姑八大姨的事,可不想落了伍。

她是自己去手机店挑了款手机,当天就用了起来。

最先加的“微信好友”自然是女儿和女婿,也就是我和我的爱人,然后通过手机通讯录搜索,把我大舅、小姨、表哥、表妹、姨妹等统统加为微信好友。

母亲在我的“技术指导”下,很快就组建了“家人”微信群。她又找到了她在村民组里的好友:凤、玉平、卫东、菊兰……很快,他们11人的好友圈也组建成功。

3
从那天起,母亲就成了手机迷。

早晨5点多醒来,她就在微信朋友圈里,语音呼叫她的好友“凤”:“起床没有?家里天气好吗?田里的玉米能不能吃呢?”

说完话发出去,她还要点开来,自己再听一遍,然后很认真地坐等着对方回复。

不到一分钟,凤就回语音过来:“起来啦!在剥大蒜,趁着早晨清凉,多剥一会儿。”
母亲又语音追问:“看见我们家忠明(我父亲名字)了吗?帮我去看看,他在干什么?”

大概过了三五分钟,凤就发过来一张我父亲在家门口剥大蒜的照片,并且配上父亲一段语音:“你大清早的,闲着没事,不做早饭?我们忙着剥大蒜呢!别瞎耽误功夫!”

母亲于是笑着关掉朋友圈,愉快地进厨房做早饭。

母亲算准了我午间休息时间,转发给我育儿微信。

母亲不是眼睛老花了吗?她是怎么看这些微信的?我很好奇。

晚上下班回到家,我仔细观察了下。原来,母亲把手机上的字放大,还配了放大镜。她用放大镜照着手机读微信。

4
这段时间,她的好友凤、玉平经常在微信上给她发视频:老家的邻居们吃完晚饭在乡间小路上散步啦,几位邻居聚在一起聊天啦,甚至网上看到的黄梅戏选段也会发来分享。

凤还常常在她们11人的朋友圈里发她家的晚餐小视频,还带着解说:“今天晚上吃的是番茄蛋汤、豇豆烧肉、青菜烧毛豆、红烧鸡爪,好吃得不得了!”

母亲就及时回复:“我全看到了。乖!一看就好吃!我真想现在就回去吃!”

玉平紧接着就回复:“那你回来啊!我们都等你!咱们一人一盘菜,11个人就有一桌菜!”

就这样,母亲在城里,再不觉得寂寞了。

昨晚,我们一家人在空调房里,吃葡萄看电视,享受周末时光。

母亲说,她要去自己房间睡了。过不多久,我起身悄悄去看她。母亲正坐在她房间的床边,和村里的姐妹们视频聊天,笑得十分爽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