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的西昌,已成为投资者的乐园。
风正劲,帆已满。乘着优惠政策的东风,今年西昌的招商引资工作正破浪前行,势不可当。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8月,西昌完成招商引资任务16亿元,占了任务数的70%。同时,全市2009年重点跟踪、服务项目顺利推进。记者看到,位于航天大道与胜利路交汇处的西昌世纪摩尔大楼已顺利封顶,并与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和“肯德基”签约,工程预计明年8月竣工,年底营业。而瑞康钛业也将于明年3月建成投产,凯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已完成1200万元产值……
这是西昌抓住“项目年”契机,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国内引资与国外引资并行的结果,实现了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今年以来,西昌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抓住西部大开发、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深化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措施,更新观念,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增强开放实效,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向纵深发展。
西昌重点围绕区位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紧紧盯住产业带动性强、资金实力雄厚、规模大、名气大、财政贡献率高的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寻求合作机会,争取项目落地,即以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为重点,以三个重点工业园区为抓手,突出实时审批服务,为外来投资者办理各类证件和审批手续,从未超过规定时限。
一流的投资环境是百凤翔集的关键。
为此,西昌认真搞好项目库的收集、整理、精选、储备、包装、对外宣传和推销工作,并在全州率先出台确实有效的招商引资政策。在分析各自的优势和需要的基础上,西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广开项目来源,多渠道、宽领域编制招商引资项目。目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西昌经济发展的若干决定》和《西昌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并编制了《西昌投资指南》。
记者在《西昌投资指南》“政府优惠政策”一篇中看到了这样的优惠:鼓励集团企业在西昌设立总部,对在西昌设立总部且年上缴税收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新购置办公用房按每平方米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对投资在2000万元入驻西昌的企业员工子女,入学就读的有关事宜,享受西昌学生的同等待遇……
投资环境营造好了,重中之重是优惠政策的落实。
为了使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西昌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有利时机,采取多种形式,扩大西昌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跨区域合作中,州委常委、西昌市委书记邓显祥亲自带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各相关部门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对于重大的招商引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四大班子的领导亲自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具体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各部门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搞好服务型、规范化、责任型政府建设。建立重点项目“快速通道”,尽量让业主少操心、少跑弯路和减少投资成本。
通过参加国际、国内经贸交流活动,举办推介会、节庆活动、民族民俗文化活动等,邀请有重要影响力的名人和知名媒体到西昌参观访问,通过各种论坛或体育赛事等各种途径,促进国际、国内投资者对西昌的关注。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最为隆重。
2009年,“火把化为签字笔,成凉合作谱新章”成为凉山招商引资工作的亮点,这更为西昌分了一杯羹。
8月13日,“成都-凉山区域合作投资说明暨项目签约仪式”在西昌隆重举行。会上共有会东县磷化工系列产品开发、普格县则木河水电开发及西昌市钒氮合金开发等19个凉山州的投资项目签署了投资协议,总投资合计46.6亿元人民币,协议引进资金合计41.1亿元人民币。
以西昌为例,积极借助“成凉合作”和“跨区域合作”的平台,按照“项目能够及时落地、签大项目、大签项目”的原则,认真与各个企业对接,准备推介项目48个,认真梳理7个签约项目,签约金额达15.9亿元。
如今,西昌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处于产业集群形成和经济跨越的临界点上,工业形成“一体三翼”发展格局,66户规模以上企业成为新型工业化主体,3个百亿元级工业集中区成为工业主导的龙头……
经过多年的跨越式发展,西昌羽翼早已丰满,正在振翅起飞。她所呈现出的雄厚实力、现代活力和独特魅力,使她在西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投资者的乐园。
激浪千重,正当其时。西昌将以更开放的胸襟、更积极的姿态、更扎实的工作,大招商、招大商,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