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一刻不忘战日寇:抗战中牺牲的李家钰将军2017-06-19 22:46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豫中会战中,李家钰上将指挥川军第36集团军作战。他们以区区3个团,在豫西黄河一线同上万日军激战。
川军战斗力不强,装备低劣,但此战拼尽全力。3个团中,有2个团伤亡各有百分之七十,几乎拼光了。日军援军不断开来,李家钰只能指挥部队向豫西山区转移。
到了5月13日,李家钰,失去了和李宗昉军长的电话联系(第36集团军只有这1个第47军)。
李家钰集团军司令部控制的部队,仅有1个警卫营1个迫击炮营和1个步兵团。
在战斗打响的时候,李家钰已经命令大部分后勤人员,经过赵峪、江屯乡河上沟撤退。河上沟距离彭仕复团不远,相对比较安全。
李家钰本来也想撤退到河上沟,听到那边枪声非常密集,判断彭仕复团正在激战。彭仕复团兵力有限,挡不住数倍的日军,枪声越来越弱。
李家钰为了援救彭仕复,不顾自己安危,命令掩护自己撤退的史耀龙团和迫击炮营,立即增援。
史耀龙团和迫击炮营赶到河上沟苦战数小时,才成功掩护彭仕复团余部撤退。此时彭仕复团长已经牺牲,连排长牺牲十多人,战士伤亡近千人,全团几乎失去战斗力。
万幸的是有史耀龙团接应,不然该团恐怕一个都活不了。
这样一来,李家钰军部仅仅剩下1个警卫营200多人掩护,就很危险了。
期间,他们几次遇险。5月17日,李家钰司令部行军到距离河堤村约3里的时候,突然遭遇火炮轰击。炮火非常猛烈,看来日军已经看到了他们,相距不远。
司令部非战斗人员很多,一些文职军官顿时比较慌乱。李家钰让大家不要惊慌,组织一部殿后,余部顺利突围。
期间,一行人又多次和日军部队遭遇。
人多目标大,李家钰将军部分散突围,自己仅仅留下1个警卫连保护。
18到19日,天降大雨,根据枪声来看,日军离李家钰集团军司令部很近。军部被迫高速急行军,官兵跌倒的不计其数,人和枪炮全身烂泥,艰苦无比。
5月21日,李家钰得到情报,陕县附近有一股日军渡过黄河,正在追击第39集团军高树勋部,距离我军不到10华里。李家钰紧急命令部队提前出发。想不到,部队刚刚走出驻扎的村口,就遭遇日军炮击。鉴于敌人已经拦住向西道路,李家钰被改为向南突围。
军部行军到陕县秦家坡附近,突然遭到日军猛烈袭击。
上尉译电员黄开仁回忆:当时知道第104师和第178师在我们后面不远,但衔接不上,我们只有1个警卫连可以战斗。后面的104师不断同追击的日军激战。他们基本上都是用一批人殿后,死伤殆尽以后再用一批,仗打的很惨烈。
在军部上坡期间,突然北面上山有老百姓高喊:你们是哪里的军队?赶快走!山上有日本鬼子!
同时,山上冲下来一些逃难的当地老百姓。
李家钰将军连忙命令部队转向,沿着一条当地人才知道的小路行军,试图突围。
大家奋力向山上爬,上校作战科长陈兆鹏带着1个警卫排做前卫。
没有走多远,就看到山上很多人在走动,还有枪声。
参谋长张仲雷急忙命令侦察兵崔英,去查看一下。几分钟后,崔英跑回来说:都是一些带着钢盔的人,不会说中国话,口中哇啦哇啦叫。请总司令、参谋长赶快走!
上面突然传来中国话的喊话声,询问军部是哪支部队。
李家钰犹豫一下,反问他们是什么部队,对方回答是河北民军。
李家钰不信,询问河北民军1个指挥官的名字,对方竟然回答了出来。
其实,这是汉奸根据日本人命令做的回答,目的是拖延时间,好集结部队发动突袭。
需要说明的是,后来有人谣传说是李家钰将军是被河南老百姓打死的,纯属没有良知的胡扯造谣。
日军距离李家钰军部只有一二百米,撤退已经来不及了。参谋长张仲雷当时就说:连带的钢盔都看见了,还能跑得掉吗?你们快走,不要等我。
刚刚撤退几步,100多米外一片麦地里埋伏的日军,就发动了全面突袭。
上尉译电员黄开仁回忆:李家钰总司令已有五十多岁,年纪大了不能走山路,是坐着滑杆行军的。日军第一波射击,就打倒了总司令前面的警卫连长唐克俊。总司令当即跳下滑杆,一面指挥部队撤退一面叫大家稳住,找地形掩护就地抵抗。日军居高临下,机枪疯狂扫射,我们极难躲避。
警卫连就地还击,但日军数量很多,气势又猛,根本挡不住。我们是川军,装备低劣。即便是警卫连也只有1挺苏制机枪,弹药手被打死,身上携带的弹药不知去向。这挺机枪打光1盘47发子弹以后,就没有弹药了,完全被日军火力压制。
上尉译电员黄开仁回忆:我看见扶着总司令的卫士潘福廷被机枪打死,一旁的李平山急忙上前,扶着总司令就走。刚刚走了一小段路,我突然听到总司令哎呀一声,扑倒在地。然后他抽出钢笔和日记本,不知道写些什么。我才看到他的衣服上有血,知道他中弹了。
混战中, 日军发现李家钰身穿高级军官制服,集中火力向他射击。李家钰头部腹部连中7发子弹,壮烈殉国,时年53岁。
当时李家钰胸部先中两弹,伤重到说不出话,神志还算清楚。
到了生命最后一刻,李家钰上将还是想着战友。他掏出在笔记本,用尽力气写下:速调104(师)(来救援)。
刚刚写了几个字,日军子弹又扑面而来,李家钰头部颈部连续中弹,当场牺牲殉国。
日军火力是很猛烈的。李家钰将军牺牲后,日军仍用掷弹筒连续对他发射,弹片击中胸部腹部,连布鞋都被打烂。
一同牺牲的,还有少将副官处长周鼎铭,少将步兵指挥官陈绍堂等人。警卫连和随行文职军官伤亡200多人死伤殆尽,幸存者很少。
后方的第104师得知李家钰总司令牺牲,官兵悲痛欲绝,不顾一切全力进攻。
所谓哀兵必胜,一夫拼命万夫莫当。面对川军的猛攻,日军抵抗不住,仓皇撤退,104师终于抢到了李家钰将军的遗体。
李宗昉军长亲自赶来,发现李家钰总司令遗体上满是枪眼。李宗昉痛哭不已,下令将遗体清洗装裹后,向后方转移。
第36集团军全军佩戴黑纱,在随后的灵宝战役中和日军全力死战,毙伤不少日军,为李家钰将军报仇。
李家钰将军,也是抗战中牺牲的第2个上将集团军司令。
可以说,抗战中,连上将集团军司令都有2人力战殉国,恐怕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消极吧!
如果这也算是消极,那么请问什么是积极呢?让蒋介石自己拿刺刀去冲锋?
1944年6月22日,民国政府追赠李家钰为陆军上将,准入祀忠烈祠,并颁布对他的褒扬令。李家钰的遗体国葬出殡式在成都举行,其遗体安葬于成都红牌楼。
1984年4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追认在抗日前线英勇牺牲的李家钰将军为革命烈士。
1941年2月,四川各界前往前线劳军时,李家钰亲手写下字幅: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李家钰将军,实现了当时的诺言。
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中国人,是绝对不会忘记这些英雄的。
李家钰将军和无数牺牲在抗战中的官兵们,永垂不朽。
本文摘自萨沙的 《又一个集团军司令殉国,李家钰将军千古(二)(众神的黄昏,豫湘桂会战之豫中会战)(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三十三)》
【萨沙讲史堂第三百二十四期】(历史系列第117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