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99|评论: 0

[草根播报] 乡村游,让村民腰包“鼓”起来(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5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少头脑灵活的旅游地居民开始将家中富余的房屋和设施向旅游者开放,这种当地居民为了接待游客住宿而建的房屋被统称为民宿。
  随着乡村游的火爆,非旅游地的本地农村也开始出现客栈、公寓、家庭旅馆、山居等民宿;甚至出现了“民宿型”农家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消费,既带动了当地的土特产消费,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A 民宿消费渐热
  近日,记者来到隆昌市金鹅街道金星村,采访了当地村民吕勇。
  “原来靠着出租家中的富余房屋挣了点钱,才盖起了现在这个像样点的农家小院,并把其中的两间房专门用作旅游民宿。” 吕勇说,随着这几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外地或本地城里人来他们村旅游,都喜欢住这种民宿。价格不贵,从几十元到上百元都有,家庭大单间88元起,上下两层的小阁楼99元起,条件好的可以住在他代理的商业住宅公寓房里:每天180元到239元不等,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游玩地点、爱好、人数等选择民宿类型,几天下来,两三个人的话消费也就300元左右。
  吕勇说,暑假期间,生意特别好,他还在网上接单,每天进账3000元到4000元不成问题。记者了解到,乡村游的兴起,让单纯的民宿,开始向“民宿型”农家乐发展,让游客不仅住得别出心裁,吃得也有特色。
  当日,内江市民王帅正使用手机APP订房间。他告诉记者:“大部分的出游客户端上都会有‘客栈·民宿’的选择项目。我这次准备带外地朋友过来玩,住在这种鸟语花香的民宿中,远比住千篇一律的酒店、宾馆有意思。”
  记者采访发现,与王先生有类似想法的市民还有很多。这种民宿,既迎合了城市人的“思乡之情”,又满足了外地游客与当地文化“零接触”的需求,还经济实惠。而民宿的兴起,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
  当天,在“民宿型”农家乐做厨师的村民韩冬告诉记者:“原来都是外出打工挣钱,现在村子里这种民宿多了,需要厨师什么的,给了我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还能照顾家里,挺好的。”

  B “家乡味”受欢迎
  家乡腌制土货16元/袋;新鲜的加工笋干22.5元/公斤;“土豆三吃”:土豆条、土豆片、土豆果,内江市内包邮;正宗“麻辣辣子兔丁”0.5公斤46元;来自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的葡萄基地、无任何激素类药剂的葡萄,内江市中区、东兴区和各县城10公斤起送,外地不包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乡村游带动了“民宿经济”,使得村里人流量增加,为当地的土特产带来“专属”市场。记者发现,在很多民宿点,摆放着当地产的各种“土货”,赢得了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村民聂荣贵正在摆放自己的自制手工品。有福袋、香囊、卡通石膏像、手工棉絮等,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借着乡村游的东风,邹家园实现了从吃低保到现在的逐渐小康。
  “小香囊每个5元,分多种花色;卡通石膏像每个12元到25元,小孩子很喜欢;还有棉絮加工,有成品被子也有原料,游客都可以买。因为附近民宿住的人多,我一天挣几百元不成问题,最多时,日收入在1000元左右。” 聂荣贵说。(全媒体记者 孙慧娟 文/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