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开发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在全党摆在面前。伴随精准脱贫,越来越多的项目和资金投入到贫困地区,面对利益诱惑,一些人视纪律规矩为“草芥”,把“黑手”伸向扶贫领域,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挪用截留、“花架子”扶贫等发生在贫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损害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啃食着群众的获得感。拔“烂树”、治“病树”,撑起扶贫领域一片晴空,监督执纪问责正逢其时。
以实治虚。广开言路,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对不切实际搞面子工程、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请群众做“裁判”,脱贫效果让群众来评判,拧干水分,防止“注水”虚胖,真正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以明治暗。加强党务政务村务公开,进村入户,把党的脱贫好政策宣传到家,项目资金来源、去向依规公开,全面接受民主监督,立明规则,破 “暗箱”操作,把项目资金精准投放到“刀刃”上,防止成为个别人中饱私囊的“自留地”。
以严治宽。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扶贫领域的问题绝不手软、决不姑息,严肃查处,失责必问,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依规依纪问责,让脱贫攻坚纪律成为带电运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