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寓意“兴隆昌盛”。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2017年4月上旬,国务院批复隆昌“撤县设市”。隆昌成为国家正式解冻撤县设市审批后,全国首批过审的县级市。
2017年8月22日,隆昌市正式成立。这一天将永远记入隆昌史册。
隆昌将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工业绿色转型的突破口,着力建设全省一流工业强县示范县;同时,实施产业错位和借势发展,主动配套成渝,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依托青山绿水环境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让贫困农民实现真脱贫、不返贫。
近年来,隆昌始终围绕建设全省一流工业强县示范县这一目标,将发展“两新”产业作为加快工业绿色转型的突破口。
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隆昌支持机械汽配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向发展,引导食品医药、纺织服装两个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向产业高端迈进。
2016年,隆昌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8.53亿元,占规模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4.7%,较2011年末提高11.89个百分点。截至目前,隆昌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7.2%、24.8%,占比逐年提升。
6月22日,隆昌与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签订了框架协议,共建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隆昌)汽车技术转移中心。
7月21日,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ICT中心专家、教师来隆寻求合作,企业都主动邀请专家去企业看看。“随着成渝高铁的开通,川渝合作明显增强。”隆昌科技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
隆昌是川渝合作的“桥头堡”。内江市委书记马波希望隆昌打出特色、走出新路,为内江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发挥支撑作用。
5月25日,四川省第八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隆昌开幕。在开幕式现场——普润镇蝶恋花乡村旅游区,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蝶恋花”现代乡村休闲旅游园区是隆昌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家住普润镇汪家村的蔡光玉今年57岁,她利用“家在园区”的独特优势,及时对自家的两层小青瓦住房按照酒店标准进行了装修、升级改造,开办了集餐饮、购物、住宿、休闲为一体的“有盐有味”家庭农家乐。
通过全家人的精心经营,“有盐有味”农家乐成为“花漫水乡”景区的星级农家乐,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年营业额近6万元,年均增收3万余元。
普润镇汪家村通过引进业主,建设“花漫水乡”农业产业园,引导“企业包村”帮扶,实施“农旅结合+脱贫攻坚”试点,在农户增收渠道上下工夫。
“今年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600元。”四季花海花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范晓军介绍。
尹忠表示,脱贫攻坚是隆昌的“头等大事”。目前,隆昌突出“优、绿、特、强、新”五字要求,在东部布局“油茶产业+扶贫”,在南部布局“稻渔种养殖+扶贫”,在西部布局“核桃产业+扶贫”,在北部布局“旅游产业+扶贫”。
下足“绣花”功夫,隆昌确保今年实现5829名贫困人口脱贫、12个贫困村退出。
隆昌人民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正以饱满的热情、坚韧的精神,抓住撤县设市的契机,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隆昌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努力建设幸福美丽隆昌,为内江建设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