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了这样的一条消息:“9月2日,成都天府绿道首期工程在玉石示范段开工建设,这标志着规划总长17000公里的成都天府绿道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它标志着“以人为中心,以绿道为主线,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建设成为开放式、多功能、展现天府文化、体现世界水准的环状生态绿道体系”正在有效地得到实施,它说明成都正已“绿化全川行动方案”为基调,用多层次的绿道网络连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串联景区、田园、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丰富全域绿化体系,建设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和谐共融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跟据规划,在这次的“天府绿道”建设中,成都市计划投资约415亿元,按照建设大生态、构筑新格局的思路,以人为中心,以绿道为主线,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建设成为开放式、多功能、展现天府文化、体现世界水准的环状生态绿道体系。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骨架,由“锦江绿道(沿锦江从都江堰紫坪铺至双流黄龙溪,总长度约200公里,串联10个区(市)县)、熊猫绿道(沿三环路总长100公里,以慢行交通为主,兼具生态、休闲、体育、文化等功能)、锦城绿道(依托环城生态带,主线总长度200公里,串联11个中心城区)、田园绿道(沿第二绕城高速路,总长度约300公里,串联10个区(市)县)、龙门山森林绿道(沿龙门山东侧,长度约350公里,串联6个区(市)县)、龙泉山森林绿道(沿龙泉山西侧,长度约200公里,串联了5个区(市)县)、滨河绿道(包含走马河、江安河、金马河、杨柳河-斜江河-出阝江河-临溪河、东风渠、沱江-绛溪河、毗河等河段,总长度约570公里,串联15个区(市)县 )、 城区级绿道(在城市各组团内部成网,与区域级绿道衔接,与城市慢行系统相结合,体现“绿满蓉城”的宜居品质 )、社区级绿道(与城区级绿道相衔接,串连社区内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场馆、社区养老等设施)”组成。 其中,还专门有文提到:都江堰市作为绿道建设的源头城市,将“按照《天府绿道总体规划》《都江堰市全域增绿工作方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面规划,分期实施;重点示范,有序推进的原则,遵循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因地制宜地推进绿道建设,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完成全市长约120公里的一级绿道、150公里的二级绿道和各乡镇(街道)内部的绿道支线建设。”“形成市域全覆盖的绿道体系,有机串联自然和人文资源,形成一条具有都江堰市特色,集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于一体的休闲生态廊道。” 当然,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也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丽画卷。我们殷切地企盼着都江堰市成为一个真正的“田园城市”、“花园城市”。只希望不要有“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情况再一次地出现,也不希望这个时间人为地拉长,成为一个用线吊在空中的大饼,看得见,摸不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