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来,9月11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要求女教师化淡妆上课,以大方得体的装束引导学生正确审美、愉悦身心。读罢,我沉思良久,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一会又传来一则“历史教科书”严令不准再提“五胡乱华”,而要称之曰“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网络争论话题。
女教师可以化什么妆,不可以化什么妆,不太费力就有了一点意见:法治社会,一切行政作为都必须于法有据,于是我匆匆从母法《宪法》读到特殊法《教师法》和子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都尚未明白限制女教师不宜化浓妆,或梳多高发髻,于是就感觉女老师可以依据“法无禁止皆可为”了。不违背公序良俗就是。忽然记起津兆尹张敞画眉的典故了,皇帝老儿也觉得不宜干预官员夫妻间的私生活,并不责罚张敞嘛。
而“五华乱华”是铁打的历史事实,后代应该了解,才更加珍惜56个兄弟之间来之不易的大团结局面呀?历史上的杯葛,虽然都是各自民族生存空间的纠葛,但是,也有文化因素的冲突,磨合、融合的过程,也有个是文明浸染野蛮呢,还是野蛮蹂躏文明?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不仅汉民族要克服历史上的大汉族主义,少数民族也需要从其先民历史的行径中走出来,为何西晋末年中原陷入百年内乱,北方不太剽悍的汉民被迫南下长江中下游,演绎出“衣冠南下”的历史悲剧?那时代,“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十室九空啊……”如此动乱,吃亏的是各民族的百姓啊,衣冠南下就是明证:大官僚家族逃逸到南方了!
“欲灭其族,先灭其史。”而山西榆社县居然替石勒叔侄二人塑像,修造纪念馆了!他们是英雄吗?枭雄尔!当年“五华乱华”的枭雄而已,他们为了自己的后赵杀戮的上百万民众,其冤魂也会诅咒的。石氏叔侄抢五万女子入宫,供其淫乐。石虎曾笑着说:“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裂当复何愁?”
讲民族大融合、讲民族大团结,难道一笔抹杀干尽历史长河里的是是非非,就有利于融合与团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