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生态资源丰富 青川的最大优势在生态
——新华社“千里走兰渝”采访团走进青川
9月18日,由新华社甘肃、重庆、四川分社共同组成的“千里走兰渝”采访团走进青川,深入幸福岛、板桥红旗坝现代农业园区、姚渡火车站进行采访。详细了解青川县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脱贫攻坚飞地扶贫等工作。
据了解,新华社非常重视这次报道,动用了四川、甘肃、重庆三个分社的文字、摄影、电视、全媒体记者30余人开展区域协作调研。其视频和文稿将通过七种文字供海内外各条专线、各类媒体报道。
白龙湖幸福岛景区被赞“世外桃源”
当日上午,新华社重庆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王丁率队来到白龙湖幸福岛景区采访。白龙湖幸福岛景区位于青川县沙州镇、木鱼镇,景区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4平方公里,距离青川县城18公里、广元市区80公里,兰海高速、国道212、省道105穿境而过。景区紧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南最大人工湖--白龙湖,景区主要以生态观光、乡村民俗体验、休闲垂钓为核心,以幸福岛半岛为支撑,突出山水湖泊和人造景观,是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风情岛,也是休闲观光、避暑度假、运动休闲的旅游湖泊式旅游目的地。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景区主要分为百寿园、百乐园、百福园、百果园四个组团,打造有在水一方、生日广场、临福台、祈福台、纳福台、搏鱼平台、风情街、环湖自行车骑游道等主要景点设施。
“青山绿水、风景秀丽,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王衡赞叹道,一路走来,沿途村庄个个水泥路通村入户,家家户户院坝硬化,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间或还点缀着农村垃圾屋;走进集镇,整洁的街道两旁,次第排列着绿树和路灯,这些都让他倍感舒爽。
“农业园区扶贫”模式获采访团肯定
离开白龙湖幸福岛景区后,采访团来到板桥红旗坝现代农业园区。板桥乡红旗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板桥乡上马坊村红旗坝,于2016年3月启动建设,2016年10月建成。园区占地400亩,主要产业有青川木耳、袋料香菇、特种药材、黄茶育苗等产业,其中主导产业是青川八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首的青川木耳,园区现有黑木耳200亩100万棒。在园区建设中,板桥乡改变传统种植方式积极引进科技信息手段,通过配套建设智慧水利设施,实现了管理科学化、控制智能化、灌溉精准化,达到了节水、节时、节力、增产、增收的目标。
采访团一行深入红旗现代农业园区,实地参观了园区内智能化微喷灌溉系统、木耳种植基地建设,仔细询问了园区内的各类产业增收等情况。根据板桥红旗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了一户发展椴木木耳40万棒的产业大户,并成立了青川县粮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鼓励引导新埝村2016年脱贫的75户(216人)及上马坊村2017年脱贫的26户(77人)共计101户(293人)贫困户自愿申请加入合作社,通过合作社龙头带动,带领贫困群众共同发展椴木木耳产业。采访团对园区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园区突破传统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的做法表示赞许,板桥乡扶贫机制将会成为采访团着重关注点。
“兰渝”全线贯通将助推青川经济
姚渡车站位于姚渡镇平原村,隶属于兰州铁路局管辖,现为三等站。车站地处甘肃、四川、陕西三省的交汇地带,是青川县三个火车站之一,辐射青川县、文县、宁强县等县。
采访团一行刚进入车站,一辆火车就向站台驶来,采访团记者们拿出“长枪短炮”对火车进站的场景进行了一阵猛拍,还有记者在站台前与同事们合影。在火车驶离车站后,采访团对车站建设、站场设置等情况进行了专题采访。
据站台工作人员介绍,该站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998平方米,新建站房位于线路北侧,车站采用线侧平式站型设计,下进下出的旅客流线模式,最高聚集人数为400人。车站主体一层,局部设计为二层,中间为主站房区域,左右两侧对称布置车站办公用房、行包用房和售票厅、设备用房等。车站站台为2站台4线,设300米×8米×1.25米基本站台和二站台各一座;设8米宽进出站地道一座,出站地道兼行包车道。
采访团一致认为,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将给青川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青川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这条铁路将会为推动青川旅游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新华社记者眼中的青川优势是生态
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在即,新华社记者眼中的青川是什么样?在半天的时间采访中,采访团一致认为青川最大的优势是生态。
新华社重庆分社摄影记者刘潺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来到青川,得知要来青川采访,他特地在网上搜集了青川的资料。青川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和积淀使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在此交融升华,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地方风情,勤劳纯朴的民风,构筑了青川独有的文化风韵。“青川自然资源非常富集,有优良的空气、水和绿色有机食品,气温不冷也不热,适合进行户外活动。”刘潺说,他非常喜欢这个地方,青川生态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非常遗憾的是此次采访短暂,没能去美丽的唐家河等地,有机会他会再次来到青川拍摄这个美丽的地方。
青川现有森林面积374万亩,其中商品林面积161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2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01%。在得知这个数据后,新华社四川分社党组成员、首席记者蒋作平赞叹道:“青川生态资源丰富。青川的最大优势在生态。”他说,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后,来青川“洗肺”的游客会越来越多,希望青川有更多更好的变化,期待下一次来到青川能看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客人。同时他觉得青川要打好生态牌,加快交通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建设,迎接旅游发展的春天。
源自:广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