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3年,泸州城市改变看得见,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3年来,文明在泸州随处可见,一个个小改变,一次次小举动,不仅彰显着文明,也温暖着泸州市民的心。不论是何年龄,是何行业的泸州人,都把做文明市民作为规范自身言行的标准,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倡导文明、传播文明。
9月20日,记者看到,一件件文明事不断发生,这些文明举动滋润人心,温暖整座城。
路口处 文明劝导员帮残疾老人推车
昨日16:00左右,正好是家长接送孩子放学的时间,在泸州市江阳区酒城大道一段与绿景路的交叉路口处、绿景路至丹阳路方向的斑马线上,过往行人逐渐多了起来。就在这时,一位文明劝导员突然走到斑马线上,帮助一位老人将其驾驶的电动助力车推上人行道。记者发现这一幕,拍照记录下了这一瞬间。
http://upload.lzep.cn/2017/0921/1505958850587.jpg
文明劝导员刘发清帮助老人上人行道
老人说,他因腿上有残疾,平时都靠这辆电动型助力车出行,本来该处人行道临近斑马线的地方有无障碍通道,但不知道是车的电力不足还是动力不够,自己刚才试了几下都没能快速将车驶入人行道,幸好有劝导员前来帮忙。
在路口,文明劝导员刘发清说,当时斑马线通行的绿灯还有几秒就要变灯了,她注意到老人的红色代步车好像出了什么问题,于是上前帮忙推车。
“其实这些小事,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刘发清说,该路口在这个时间段,行人比较多,因为附近有幼儿园、菜市场和银行,从斑马线通行的老人、小孩都很多。每当看见老人拄着拐棍或提着很重的菜篮,走得吃力又急着过斑马线时,她都会主动走上前去,帮忙提一下菜,再搀扶着老人过马路。有残疾人坐轮椅出行,她也会帮忙推一下轮椅。
记者走访多个路口发现,在泸州的街头巷尾,有很多像刘发清这样乐于助人的文明劝导员,他们在岗位上默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小小的行动传递真善美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