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24|评论: 0

[散文随笔] 敲金奏雅鼓在其中 蒂尕字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7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图片20171017102544.jpg

寻觅张三异的足迹,不难发现,其闪亮人生离不开“传承”二字。他一生恪守“清白忠厚,不爱钱,做好官,尤以活人为念”的训诫,而且做得还非常好,并将此传给后人。百年之后,族获御赐“八省名宦、五世乡贤”的褒奖。张三异闪亮的人生轨迹,造就了他一生的经典传奇。
    清·顺治六年(一六四九)四十一岁的张三异与舅弟刘九来同中进士,共奔仕途的那一刻开始,就恪守其父临终前的训诫,他一生清廉,乐善好施,事必躬亲、捐赈救灾、勤勉爱民,政绩卓著康熙二年和四分别受到清·圣祖皇帝玄烨的召见

      所任之处深受民众的崇敬和爱戴,离任时,民众均如丧考妣,拦住张三异所乘的车辆哭泣、挽留。所任职的延长、南阳、邵武、绍兴均一样。

      史料上记载:张三异做的好事很多,大旱之年露中求雨组织灭蝗鬻田捐资平价卖粮救活不少灾民。他深入匪穴智擒匪徒,平安一方平反错案,案件一到,立即审讯,口问笔录,当堂写出判词,断诘要案更是如此。荣“片言断案”的美称所到之处,士民均建祠纪念,事迹被收入当地名宦祠,享受四季烟火

    中国有句俗话叫“激流勇退”,一般指官场得意时及时引退,及仕途最佳擢升状态下,自己主动放弃,是一种从善如流的让贤之举,张三异何尝不是这样。

    康熙十一年,吏部推选列名学使之际,绍兴豪右者某唯恐张三异即将升迁,乃将张三异奉命临县督征公粮之事诬蔑为“下县私征”,在京城大肆造谣。

    此事的起因张三异到绍兴前,豪右者某抢葬王姓祖茔地,结讼三年无果。张三异初蒞任,该豪右害怕张三异追究,暗中与某同乡许赂张三异五千金。张三异笑曰:“禹木上有君亲,下有子孙,顾肯昧理丧心而惟利是贪耶?”乃亲踏其坟山,见有宋状元王佐墓之碑,证据确凿,真相大白。张三异曰:“盗葬他人祖冢为不法,况先贤墓乎?”乃限令该豪右迁葬,恢复原貌。后修《绍兴府志》,又在志文“王状元墓”下载入断迁修复一节。该豪右衔怨遂深,不断寻找张三异短处,历四年而无隙可乘。面对造谣中伤,张三异坦然曰:“吾方寸中有天,何足介意。”

    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新任巡抚田逢吉偏信豪右言,擅自做主停了张三异的职,至此张三异仕途嘎然而止。绍兴众人士为此拦轿呼吁,四处奔走投诉。他们一再向主管官员诉说此事真相,极力想让年逾六十五岁的张三异官复原职,好带领自己奔康宁的生活;绍兴府的百姓更是愤愤不平,自发在府城为张三异塑像,修建义爱祠。巡抚田逢吉见此状后,又遍访舆论,得知真相后深后悔不已。每与同仁谈起此事,必自责道:“吾出邸时误听谤言以至此也。”不久张三异的冤屈得到昭雪。

福建总督了解张三异,见此状打算重新委以重任,张三异谢绝道:“吾母年九十有二矣,今幸离陷阱,归侍吾母余年,吾愿足矣,尚复涉宦海狂澜耶?”

心胸洒脱的张三异并没把免职之事挂在心上,全无怨尤之意,旅寓杭州西湖畔,邀友于灵隐、天竺间。他不但娱情山水寄诗其中,还和儿子张仲璜一道,加快编撰《廿一史弹词註》的进度。次年康熙十三年(一六一七)年,张三异在杭州西泠客舍撰《<廿一史弹词註>题辞》。

张三异平生素爱明·杨慎《廿一史弹词》,将其视之为读史津梁日手弹词一编,咏歌不辍。又以该弹词缺明代部分,因综合明代二祖十四宗三百年事,撮要敷陈,续著《明纪弹词》。时,次子张仲璜随侍身边,张三异吩咐张仲璜说:“杨先生放废滇南,时其胸中抑郁,一往忠君爱国之心,无可寄,寄之歌词。一弹再鼓,隐寓夫劝惩来世、扶正人心之旨。予并续明词,俾无缺漏。惟是词意檃括,恐读者按词忘事,其于劝惩之旨,终觉展卷茫然。汝其综此两书,详注而急梓之,以公同好,可耳。”张仲璜奉命,历寒暑而注几成。次年回乡后,又数易其稿,请其父订正。后因张仲璜忙于琐务,在张三异去世前未能付印。

  告老回家后的张三异,依旧乐善好施,著书立说。著作等身的他情系乡邻,一次性拿出五百一十亩肥田分给十七个侄儿,让其安心读书。他捐祭田、周济乡邻,他饥寒必恤、危困必扶,还捐资数百金修建石潭泾、东流港等桥梁,便于宗亲乡民出行他以母亲的名义捐稻谷千石赈贫,他每年捐赈,持续三十年从未间断。

才华横溢、下笔千言的张三异,一生撰写的文章诗词很多,虽多次再版,留存在世的依然有限,就连最具代表性的《廿一史弹词註》,从雍正至民国均有再版,可知道的人仍然有限,至于《痴龙文集》、《诗家全集》、《书经翼註纂》等更是闻所未闻。

性情中的张三异,常寄情于诗中。在他即将赴浙江绍兴任知府,离福建邵武时,徘徊在自己捐资修建的长虹桥前,百感交集赋《长虹桥》诗一首:几年劳瘁此桥头,今日知非汗漫游。见辟厦云思栉沐,频飞鸿度念谋猷。长横烟岸光摇练,远跨松坡影伴楼。但喜落成民利涉,谁云斯绩足千秋。

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正月初八张三异母亲涂氏去世,归舟的他惊闻讣告,哀号触地坠水痛不欲生。此后服丧达六年之久。是年冬张三异有诗:《往白云山作》:凛冽风霜频扑面寒,流离烽火隔征鞍。鞭箠载得愁如许,满目烟雨拭泪看。”看得出,此时的他国事家愁难于释怀。

康熙十九年(一六八零)闰中秋,张三异与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人蒋玉函、孝感明经高鸯(字处厚)、沔阳游士凤(云子)、华容严首升(平子)、武进毛会建(子霞)等九位老人会于黄鹤楼。在此前后,九老以类似于诗社的形式频繁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张三异有诗云:玉镜悬空塔影凉,恰逢德曜聚江湘。人争仙子衣冠古,酒并辛家薜荔香。大雅唱酬追汉晋,耆英笑傲迈齐梁。今朝且尽团圞乐,竟夜方知老益狂。

康熙二十六年(一六八七)的某一天,七十九岁的张三异遇到当朝大学士张英之子张廷玉,此时张廷玉年仅一十六岁,他对风度翩翩的年少公子影响很深,并赋诗一首,题曰《赠张子廷玉》:丰度如君美,方今未易伦。快聆燕国训,喜见凤毛新。次第珂声聚,纵横书气振。储才需制锦,缥缈正离尘。

这年,张三异的第十一个孙子-张坦快出生。张叔珽之子张坦快字居易号谦菴,邑岁贡生,雍正乙巳年选任光禄寺珍馐署正加一级,勅授承德郎

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年)秋,张三异赋诗遥寄远在梧州任同知的次子张仲璜:自儿之出矣,缓步向阶前。拭泪迷花眼,摊书懒校研。荒城衔夕照,废井护残烟。赖有知心者,偕予上钓船

QQ图片20171017102936.jpg

张氏家谱.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