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技术培训。建立晚秋粮食作物县级示范村4个、1200余亩,引导每个乡镇建设100亩以上的晚秋生产示范片,开展晚秋粮食生产培训82期,培训人员8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4万余份。⑵农资储备。投入晚秋生产资金200余万元,储备农膜60吨、红苕种300吨、洋芋种500吨、各种肥料1.8万余吨、农药6吨。⑶信息服务。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为农服务的部门联动机制,及时提供秋收期间的气象信息,通过微信群、QQ群等指导群众根据天气状况合理安排收割时间。目前,33个乡镇共有气象信息员558人,实现乡镇和行政村100%覆盖。⑷市场整治。出动执法人员24人次,检查农资经营企业(摊点)124个、市场33个,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1.5万元。力争全县晚秋粮食作物5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30.7万吨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