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的法治环境耕耘人 ——忠诚勤勉的白衣法庭法官们 多年前,坊间流传着这样的段子“大沿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赢了官司,输了票子”,它让良知人士,闻而心寒……热盼风清气正、公正裁判的司法环境,尽快降临中华大地。 十八大以来,中央启动了司法改革:建立法官遴选机制、错案追究机制和一审法官终身责任制,确立了司法服务于民,服务于经济、社会文明发展,压实了确保司法公正的责任,担当起了惩罚犯罪和调解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成社会和谐安定的,为社会逐一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历史使命。 短短五年间,平昌这个大巴山深处的地方,司法改革的成果悄然无声地赢得了省内外市县法院注目与一致好评!据了解,平昌县人民法院是省高院确定的司法改革试点县。 最好典型是白衣法庭的法官们,自我加压,锐意实现法院党组和辖区党委政府要求的司法目标“公平正义、服判息诉”目标。几年下来,他们在大量的民事立案中,靠忠诚于法律、忠诚于人民、忠诚于证据,靠谦卑的公仆精神, 靠真诚的服务态度,靠循循善诱的法治精神讲解 , 赢得了双方当事人对法律的了解、理解与信服,自然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案结事了”率。从今年1月至10月中,立案170件,结案124件,且实现了零上诉、零发回重审改判、零超限结案,绩效确实斐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这个法庭属于中心法庭,服务着白衣镇、涵水镇、岳家镇与元石乡的群众,可是,他们总共三位中青年工作人员(一个审判长、一个书记员、一个司机)。按程序规定,办案时必须两位法律工作者,所以一有下村进户送达法律文书,或亲自提取证据时,自然是三位同志一道上路。这就给不明就里的群众一个现象:法庭大门外的告知牌提示着他们的所在和联系号外,大门较多时候关闭着。不熟悉他们工作流程的群众,还以为“人去楼空铁将军把门”呢。其实他们正脚踏实地地在履职中。10个月,除开双休80天,还有220天;再刨去上县法院开会学习、置办备案法律文书外,几乎仅有160天上下,而他们却办结124个民事案件,实现了服判息诉的效益,几乎一天多就需要办结一个矛盾错综复杂,双方各说各话,各说各理的难以理清头绪的民间借贷、感情纠葛的离婚案件,要做到双方当事人服判息诉,大量的工作不在开庭时,而在依法调解,释法劝解中。既然矛盾发展到对簿公堂了,没有较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没有较丰富的裁判经验,没有竭诚服务于民的精神与技能,那是绝对办不到的。 我们白衣法庭辛勤的法治环境耕耘者,就是靠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靠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靠不舍昼夜的忘我工作,终于取得了骄人的绩效。有理由相信,他们将会夺得更加辉煌的绩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