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凌晨5点多,当达州城还没醒来的时候,有一群人早已穿上工作服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日复一日地为这座城市美容——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将达州唤醒时,这群被称为“京环环卫工人”的人,脸上的笑容显得更外灿烂。 今年6月1日起,达州市环卫处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清扫保洁、冲洗吸尘机械化作业、垃圾清运等,正式移交给达州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达州市环卫处则对该公司进行监管、指导、考评、考核。改革后,市民对达州的卫生环境赞不绝口。
平均每天消灭烟头1.5万个 凌晨,昏暗的路灯下,四周一片寂静,天空只有点点的繁星,达州的“京环环卫工人”,就已经开始奋战在大街小巷,挥舞着扫帚,抚去一丝丝尘埃。是他们用双手,将城市装扮的优美清新,他们劳作的身影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今日出动保洁人员667人,清理野广告463余处,清洗果皮箱、垃圾桶802个、电杆626余根……”这些数据,只是达州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工作日志》中的冰山一角。环卫工人们做了多少工作,该公司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统计、考核,以确保当天的“城市美容”工作全部落到了实处。 “我经常在达州西外的人行道上行走,随时随地都能看见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达州市民蔡先生说,他有晚饭后出来散步的习惯,他发现自从“京环”进入达州城区后,不仅路面上的灰尘变少了,果皮纸屑也很少见到了,“城市环境卫生变好以后,出来散步,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据“京环”公司工作人员统计,自6月1日正式进驻达州以来,该公司的环卫工人,平均每天要“消灭”烟头15600余个,擦洗石凳、石球300余个(处)。同时,该公司还平均每天出动压缩车30余车次、机扫车近20车次、勾臂车80余车次、中转车30余车次,日均清运垃圾290余吨。 探索“机械+人工”保洁模式 随着城区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卫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达州环卫京环公司不断创新道路清扫保洁模式,积极探索完善“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日常保洁方式。全新的机械化作业,既提高了工人清洁环境卫生的效率,又有效提升了环卫作业的质量,一举两得。 有细心的市民注意到,在达州城区的人民广场和莲花湖湿地公园等地,除了拿着扫帚的环卫工人外,还有驾驶着扫地车、推着大型吸尘器的环卫工人。“京环”公司的管理人员介绍,无论是手拉式吸尘车,还是被称为“城市勤务兵”的扫地车,都是该公司在城市美容作业方面的重要帮手。 据悉,正式入驻达州前,北京环卫集团曾从贵州分公司临时调配155人组成突击队伍,支援达州市环卫作业市场化交接期间的环卫工作,包含保洁人员87人,驾驶员54人,管理人员14人;调配各类环卫作业车辆35台,包含后装式压缩车9辆、洗扫车6辆、路面养护车12辆、小勾臂车6台、交通车2台。 北京环卫集团入驻达州后,主城区广大群众不断为城市的显著变化而点赞。为实现达州中心城区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的全面提升,达州京环公司在接管原达州市环卫处环卫设施设备的基础上,还计划在今年内累计投入1000万元,陆续新购置一批环卫装备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