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289|评论: 0

[群众呼声] 隆昌的宽窄巷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中国成立前,隆昌县城的主干道只是南北二街 ,中间由一条中城街连接,构成主城区。这中城街便是城中心的商业街,大商家的店铺都集中在这里,多是花纱匹头、钱庄邮局、旅馆商号、烟草茶庄、饭馆商会、戏园茶馆。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心街,一直沿用到现在。
       北街是米市,升升米、担担米都在米市交易。南街是农民街,起自南门桥头,经营日杂蔬果、泥鳅黄鳝;南街尾是牌坊群,牌坊脚下为古驿道,很窄,成了巷子街,叫春牛坪,是买卖牛的地方。
        南北二街都有城门,叫南关、北关,入夜是要打更关城门的。东街西街是衍生出来的。西街不叫西街,叫衣铺街,是专做寿衣寿被、香纸蜡烛,为死者提供一条龙服务的专业街。说是一条街,实际是一条巷子,因为比一般巷子宽,又叫宽巷子。因为靠河码头,终日挑水的不断,实际又是条水巷子。衣铺街靠河,顺河街也靠河,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中间夹个南门桥。
       东门和西门也有城门,南门有两个,分别叫大南门和小南门。所有的城门都毁于1940年日本人的炸弹。东门和西门都临水,西门上有猪市坝,东门上是专做麻线麻布生意的地方。古代的人都喜择水而居,河沿便成了居民的主要依靠。南门桥是城中心,那里有堰坝,挑水的人多,辐射四方,便生出一些水巷子来。叫水巷子的有两条,一是蛮子沱(今武装部)到富顺街,另一条经四方井到中心街,街上一色的青石板,终年四季满街是水,盛夏也没干过。衣铺街的尽头是文庙坝。文庙早已荒芜,庙外的空地成了坝子,叫文庙坝,是个农贸市场。一年四季拥挤不通,市声鼎沸,天不亮就“嘈”起,一直到黄昏。文庙坝的两头两尾分别是公馆巷和官井巷。官井巷是隆昌最长的巷子,有两里多长,一直通到北街。弯弯拐拐坡坡坎坎,深宅大院,贫家小户,三步一景,五步一观,幽深莫测。
      公馆巷因巷内有绅家公馆而得名,是一条窄巷子,只能两人侧身而过。在上世纪90年代前,文庙坝因拥挤不堪,农民的挑子摆不下,便经公馆巷延伸,公馆巷又奇窄,那个挤啊,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卖粑粑饼子的、打豆丝糖的、烤肉锅魁的、卖雄黄、猪儿药、耗子药的,都在这里来挤。那种热闹那种盛况丝毫不亚于正月初八出龙灯,人挤人人抬人。公馆巷有户人家,叫饶九江,讲《七侠五义》、《三国》、《水浒》,每天晚上听之者众,每人收茶钱5分。饶九江是著名评书艺人,上了县志,晚年音哑,依然听众不少。文庙坝还有一个算八字的,名叫“到蓬莱”,据说很灵,找他算命的人很多。
      隆昌城的河叫石溪河,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隆昌河,系沱江水系,从渔箭河流下来,原是绕城而过,现在是穿城而过,经洞坎到石燕桥、付家桥,进入富顺汇入沱江。
      北关区的小巷还有圃香巷、姚家巷,都是民居区,棚户居多,青石板、绿茵苔,石板下有阴沟,生活污水至锁江桥处汇入隆昌河下游,经洞坎出境。
      隆昌的巷子像肋巴骨一样分布在南街北街。南街的巷子有胡家巷、马家巷。大量的城市居民就星散蜗居在这些巷道中讨生活。隆昌最短的巷子叫皂角坝,为今顺河街小学对面,是一段通向河沿的小巷。之所以叫皂角坝,是因为那里实在太短,形不成一条巷子,又有一株高大的皂角树,周围有几户人家,就叫皂角坝了。
01.webp.jpg 02.webp.jpg
03.webp.jpg 04.webp.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