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url=]教师俱乐https://s3b.pstatp.com/mercury/resource/mercury/go_mobile_detail/static/image/toutiaohao_details@3x_68a7543.png[/url]
死者为大,生者反思。师者鲍方,化学同行。
古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仅此而已。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有教,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父母无教,不思进取,师者何为?《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今之师者皆以“止”为到达之意,我独以为终止之意。企图超越“至善”之行为皆可成为对自己、对他人之“恶”。故而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古之学者,必有师焉,然师道之不存久矣。《礼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荀子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今之校园,戒尺为柴,惩戒罢黜,师者自危。师无德者,视而不见;师有德者,痛心疾首。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作者简介:李健,男,高中化学教师,天津大学理学学士,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经常参与各类话题的讨论,发帖内容较有主见
经常帮助其它会员答疑
注册后积极发帖的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