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日前印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四川发展实际和差异化特色优势,对国务院出台的四川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进行全面细化,明确了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7年11月24日四川日报)
在日前印发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将64个大项细分为211个小项的“任务清单”,不仅提出了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基本任务,更明确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既符合四川发展实际,也切合差异化特色优势,这无疑为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按下了“快进健”。
正是如此,四川要抓住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把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以及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的重大举措,着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先导区、着力打造国际开放通道枢纽区、着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着力打造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在新时代努力实现新作为。
当前,四川已走在西部开发开放的前列,尤其是近几年来积累起来的实力和经验,已使自贸区有了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正因如此,四川要在已有基础上主动担纲,狠抓落实,按照总体布局要求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更高标准和更高站位,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鼓励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航空与燃机、新材料等产业向自贸试验区集聚,推动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加快向价值链创新链高端延伸,大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要充分发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改革示范区、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叠加政策集成效应,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推动高端人才向自贸试验区聚集,使自贸区成为引领西部发展“排头兵”。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四川来说,既是史无前例的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四川要抓机遇、应对挑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立自贸试验区统计监测、研究智库、全媒体中心、法治服务机构、督导考核机制等“五大支柱性运行平台”,确保自贸试验区有力有序高效推进。要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引领发展的“一号工程”, 按照“半年出经验、一年有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达目标”要求,实施“清单制+责任制”,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努力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走在前列。
总而言之,四川要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上实现新作为,推动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有效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