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71|评论: 0

[转载分享] 养气圃(101)__天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6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气圃(101)__天地//



1.玄(远)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自然生生之德)而已矣。


2.通于天地者,德(直心)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专精)者,技也。技兼于(统属于)事,事兼于义(条理合宜),义兼于德(直心),德兼于道,道兼于天(自然)。


3.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记》曰:通于一(道)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4.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广大无边)!君子不可以不刳心(剔除分别私心)焉。


5.无为(自然天意)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直心),爱人利物之谓仁(调和中道),不同同之(包容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卓异自耀)之谓宽,有万(物有万种)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纲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完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持守)。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盛大)乎其事心(养心)之大也,沛(气势盛大)乎其为万物逝(归往)也。


6.若然者(像这样),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以通达为荣),不丑穷;不拘(偷取)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万物一府(体),死生同状(无分别)。


8.夫王德之人,素逝(往_素履_素位而行)而耻通于事(俗事),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不测),故其德广。其心之出,有物(象)采之(仿效)。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尽)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


9.荡荡(广大)乎!忽然出(无心之出),勃然动(无心之动),而万物从之乎!此谓王德之人。


10.(道)视乎冥冥(深远),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生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精气)焉。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虚寂)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归宿大道),大小,长短,修远(亦复如是)。


11.象罔(无相无心),象罔得之玄珠(道)_聪明目明言辩寻不着道.



14.子高曰: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禹)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


15.按:圣人原始初心,很重要.凡事还原大道初心,施政方不会衰败之快.


16.泰初(元气始生,造化之始)有无(是虚无),无有无名(没有有和名称)。一(道,完整未分,有之初)之所起,有一(道)而未形。


17.物得(道一)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有阴阳),且然无间(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谓之命;留动(动阳也.留动,动之茵蕴调和)而生物,物成生理(物生各有条理),谓之形;形体(质_美丑)保神(愚智),各有仪则,谓之性。


18.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太初无为)。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合鸟鸣,合于自然无心之言);喙鸣合,与天地(无心而自动)为合(天地无心负载圣人无心言说)。其合缗缗(无迹),若愚(朴)若昏(昧),是谓玄(深远)德,同乎大顺(大道自然)。


19.老聃曰:是胥(相)易技系(为是非争夺为技艺系缚)劳形怵心者也


20.凡有首有趾、无心无耳者众;有形者(易被形缚)与无形无状(道)而皆存者尽无。


21.有治在人(率性而动),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天下难忘者己也)。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自然)。


22.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振奋)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智巧机心)而皆进其独志(慎独向道之心)。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欲同乎德(自然之德)而心居(安)矣!


23.至德之世,不尚(标榜)贤(当其位),不使能(能者自为);上如标枝(树枝末端,喻恬淡无为),民如野鹿(自由逍遥) 。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真诚)而不知以为忠,当(率性自然)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行动单纯能相助),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善行自然故无迹),事而无传(善事自然故无传)。


23-1.按:行而无迹,事而无传,一切都是那么朴俭自然,那么调和.调和自然,自然无迹无传无记忆无标榜,一切本之天良天然而已.


24.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膻腥香薰腐)熏鼻,困惾(冲逆)中颡(鼻额);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病伤);五曰趣舍滑心(取舍乱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生命)之害也


25.按:色声香味欲望执取太过,都是圈监,影响生命中道与安乐.


26.愿闻圣治。谆芒曰:圣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明察)其情事而行其所为行,言自为(性自为)而天下化。手挠(动)顾指(似_治国以礼.当如翻掌般.),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27.愿闻德人(得无所得)。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只是个自然),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共利(能互相分享)之之谓悦,共给之(互相给予)之谓安(似_人之彦圣其心好之);怊(怅)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言无所恃),傥(恍惚失意)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言无所往)。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以朴俭故),饮食取足(不贪滋味),而不知其所从(性命无求),此谓德人之容。


28.愿闻神人。曰:上神乘光(智光),与形灭亡(无行迹,不滞于形),是谓照旷(空明)。致命尽情(尽性之情,自然无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不为物累),万物复情(真性情,各循自然),此之谓混冥(混同玄冥)。按:此处所讲光旷乐与佛教空乐光近似,儒的至诚近似.


29.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30.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31.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隐蔽)也。


32.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中诚)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性)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忘汝神气,堕(放下)汝形骸,而庶几乎(近道)!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


33.执道者德全(德行完备,如黄中通理),德全者形全(如畅四肢),形全者神全(精神专一,神凝)。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托(寄)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往),汒乎淳备(茫昧深远淳厚完备)哉!


34.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合其事实),謷然(高大神态)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失其事实),傥然(无心貌)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


35.风波之民(世俗之人,为世俗奴役而不自定,随世俗随物质随情绪念头)


36.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心神专一),不知其二(心不分);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纯白体性),无为复朴(自然真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


37.王船山:机者,贼心也.忘机忘非誉,以复朴者, 独志也(慎独之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