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34|评论: 0

[龙门阵] 你家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7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次,我遇到一个学生的家长,对我说起了,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我想可能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孩子吧,于是我总结些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

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

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多动症的患病率国外报道在5%~10%之间,国内调查在10%以上,男孩多于女孩,

早产儿及剖宫产儿患多动症的几率较高,大约在60%以上。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度为0.75-0.91,遗传方式尚太少不清、

可能为多基因遗传。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该障碍和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神经生理学因素

  该障碍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正常为慢波活动。增加脑电图功率谱分析挂号

发现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减、小平均频率下降。提示该障碍患儿存在

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轻微脑损伤

  母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各种诊断协和原因所致的轻微脑损伤可能以后是部分

患儿发生该障碍的主要原因,但没有单一一种脑损伤存在于谢谢所有该障碍患儿,

也不亲人是看病所有有此损伤的儿童打针都患该障碍,而且中心许多车祸患儿并没有顺心脑损伤的证据。

  神经生化因素

  有研究表明该障碍一下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和功能异常有关,

包括: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更新率降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等。





  神经解剖学因素

  磁共振研究报道该障碍患儿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的减小,

功能核磁研究尚报道该障碍患儿尾状核、

额区、前扣带回代谢减少。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

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中饭患该障碍的危险同意性。

  我们知道,如今多动症患儿越来越多了,那多动症的患病率到底是多少?

随着国际上有关多动症诊断标准的逐渐统一,

国内外学者报道的多动症患病率已比较接近,如美国3.4-4.7%、

德国3.9%-9.0%、日本4%、澳大利亚7.5%-11%、新西兰3.0%、巴西5.8%。

我国各地报道的多动症患病率约为1.3%-13.4%,如北京8.6%、

上海4.0%、天津3.8%、河南10.2%、哈尔滨6.9%、吉林10.8%、合肥10.6%、湖南7.3%、广州1.3%。

综合国内7项大型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4.31%-5.83%。国外学者一般认为,

多动症的患病率约为3%-6%。粗略估计,我国约有1461-1979万的多动症患儿!

  少儿多动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已引起了广大家长、老师、

医务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患了多动症后,尤其是重症或有共病的患儿,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而且还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特点




以“注意力”为主的特征
  1.常常无法注意细节,在功课上、工作上或是其它活动会粗心犯错;
  2.做事或活动很难维持专注力;
  3.别人跟他说话时,经常表现出没有在听的样子;
  4.常常很难依照指示完成事情,无法完成功课、家务或工作(不是因为相反的行为或是无 法了解指示);
  5.经常对组织性的工作或规划活动感到困难;
  6.经常逃避或厌恶需要花费心思的活动或工作;
  7.常常忘东忘西(如书本或工作需要的东西);
  8.很容易被干扰;
  9.常常忘记每天规律要做的事情。
  以“过动”为主的特征
  1.坐着时经常觉得会局促不安,玩手或玩脚,或是不断扭动身体;
  2.在需要坐着的状况下常常会站起来,或课堂中离开椅子;
  3.在不适当的场合下,会到处乱跑或过度活跃(若是青少年或成人,则是觉得坐立不安)4.很难安静地玩乐或工作;
  5.总是静不下来,永远都在进行一些事,或是动个不停;
  6.极度爱讲话。
  以“冲动”为主特征
  1.别人问题未问完,就急着说出答案;
  2.无法等待轮到他;
  3.常常在不适当的状况下打断事情/对话的进行。
  症状标准:
  与同龄的大多数儿童相比下列症状更常见,需具备下列行为中的八条。
  (1)常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坐位上不停扭动。(年长儿或少年仅限於主观感到坐位不安)。
  (2)要其静坐时难以安静坐。
  (3)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4)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轮换上场。
  (5)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6)难于按别人的指示去做事(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如不做完家务事。
  (7)在作业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8)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换另一件事。
  (9)难以安静地玩。
  (10)经常话多。
  (11)常打断或干扰扰乱别人的活动,如干扰其他儿童的游戏。
  (12)别人和他/她说话时常常听非听。
  (13)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铅笔,书和作业本)。
  (14)常常参与对身体有危险的活动而不考虑可能导致的后果(不是为了寻求刺激)。
  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症状符合或稍微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仅有微小的或没有学校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2)中等:症状和损害在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很多,有明显广泛的学校、家庭和伙伴关系的社会功能的损害。
  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症还是只是好动?
  (1)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多动症儿童无一兴趣爱好,无论何时何地,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具有注意力缺损症状。而好动的孩子做他所喜欢的事能专心致志地去做,并讨厌别人的干涉和影响,他上课及做功课时表现不安宁,主要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
  (2)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好动的孩子的行动常具有一定目的,并有计划及安排。

多功症患儿的行动常呈冲动式、杂乱,有始无终。
  (3)自制能力:好动的孩子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安分守己不再胡乱吵闹。

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表现






多动症有两大主要症状,即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和学习困难。

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

  (1)注意障碍

  (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注意障碍为本症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患儿主动注意减退,

被动注意增强,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

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

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频繁地转换。做作业拖拉,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

小便等理由中断,做作业时间明显延长。有些患儿表现为凝视一处,走神,发呆,眼望着老师,

但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老师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注意障碍是本症必须具备的症状。

  (2)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为另一常见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过分地不安静,来回奔跑

或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

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以引起别人注意。喜观玩危险的游戏,常常丢失东西。

多动有两种类型:一是持续性多动。患儿的多动性行为见于学校、家中等任何场合,常较严重。

二是境遇性多动。多动行为仅在某种场合(多数在学校),而在另外场合(家中)不出现,各种功能受损较轻。

  (3)冲动性:

  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

行为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4)学习困难:

  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多动症患儿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

意力不集中、多动有关。出现学习困难的时间,决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动症的轻重程度。

智力水平中下的严重多动症患儿在学龄早期就可出现学习困难。智力水平较高、

多动症状较轻的,可在初中阶段才出现学习困难。

  (5)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数左右患儿可见有神经系统软体征,表现为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共济活动不协调,不能直线行走,

闭目难立,指鼻试验阳性,精细运动不灵活,部分患儿可有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觉障碍等。


参考方法




第一,让患儿少看电视,少上网。多动儿一般在学习时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总是不停地做小动作或思想开小差,但在看电视,尤其是电视广告时可以。
  第二,合理安排孩子日常生活,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学习习惯,遵从规律性的作息时间。
  第三,训练少儿的感觉统合能力。研究表明,有半数左右患儿可见有神经系统软体征,

部分患儿可有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知觉障碍等。因此,父母在家也应注意训练少儿的感统能力。

最简单的方式包括跳绳、打球、游泳等。这些运动简便易于操作,而且训练效果也很不错。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让少儿参加专业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
  第四,注意护理多动儿用药期间尽量不感冒。一般少儿在感冒、发烧、

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其多动症状会加重,少儿在感冒期间用药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可以暂时停药,然后等孩子感冒病好了再继续用药。
  第五,让多动症儿童与有同情心的小朋友多接触,参加一些运动,

加强躯体活动,为患儿提供社会化的环境。
  第六,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性质和特点,熟知对患儿教育、

治疗、护理的具体方法,防治歧视他们。
  第七,按不同年龄与性别开展一些简单的手工劳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转移其病理体验及病态行为。
  专家提醒:家长首先应注意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着想,不可求孩子,

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千万不要根据自己的想法为孩子制定一个过高的期望,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

治疗过程中最好先设定目标,视线里之后再设定新的目标,从坐得住开始,到最后孩子学习成绩有所改善。

家长还需要与医生、学校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孩子的治疗信息。

(当然,这个用药物的话,本人还是建议不可取的,如果确实严重,可以咨询医生)


希望以上资料能帮到你!整理不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