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谢歌说事
链接: http://www.mala.cn/thread-15035632-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辣评:不论以什么样的名义,北京都不能践踏外来人口的尊严
谢歌说事
时值严冬,北京很冷,但,网上很热。
如果,你还是一个人,那么,你就要学会说人话并看得见事实和真相,如果你熟视无睹,要么你属于“捧杀式的高级黑”,要么,你就是个毫无人性、毫无恻隐之心的冷血动物。那么,你现在就可以把眼睛缝起来。
有些事情实在是“左”得出奇。上周发生在全国人民的首都北京的两件事,以及一波又一波互联网声浪,无不是那些涉及基本的民生权利、涉及人与人关系的地方,这,就是11.18火灾和随后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行动,以及从11月22日下午网络上开始发酵的幼儿园事件。
据有关资料显示,十九大报告有203次提到“人民”,提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始终”、“至高无上”、“全体”,这都是全称肯定判断,说明没有哪一部分人民的利益是等而下之、不需惠及的。同时,十九大报告也提出,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不只要求更高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都有新要求,所以必须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以十九大报告为镜,北京的事情其实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一次爆发,不仅在线下爆发,也在网上爆发,非常值得反思。
据报道,近日,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正在北京全市展开。这次的清查和整治力度是空前的,有大兴火灾的惨剧在前,不少人对不合规的群居之所感到不满,但这背后有一个无奈的现实:因为自己收入微薄,支付不起更高的房租,只能在大量没有安全保障的房子(甚至是违建房)里生活。
凄雨寒风,有多少繁华如梦?曾经万紫千红,不留影踪?
可是,我们不要忘记,这些群体基本都来自外地,他们可能是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农民工,可能是冒着寒风骑行的送餐小哥,可能是在餐馆里刷盘子洗碗的服务员......总之,收入微薄、存在感低、缺乏话语权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们就是所谓的“低端劳动力”,低端不是低智商,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支撑起北京这种特大城市正常运转的基层劳动力,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尊重、去理解的劳动者。
城市越大,所需要的劳动力越多样化。不同人群集聚,这本身是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的基础,也是城市繁荣度、生命力的体现。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就像一部大型的机器,其中的每一个部件都是不可或缺的,任何层次的劳动者都是其构成的重要部件,缺了必要螺丝的机器,哪怕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也是无法运转的。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在今天的中国,在一个自由和平等的社会里,人口流动应该是自愿的。如果作为个体,他承受不了北京的压力,愿意离京返乡,那没问题,可以理解是个人选择。但是,作为一个群体——而且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如果在得不到应有补偿的前提下被限时“离开”,不仅老百姓不会信服,在措施执行上也显得“粗犷”。如此又怎么能够众望所归?
两点理由:
一,2015年4月曾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二,《人民日报》早在2010年9月就发文称:大城市无权让“低端劳动力”离开。其中指出:正是由于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才使人们拥向北京这类基础设施佳、发展机会多的大都市。所以,关键是多投入、下力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但愿,这些权威的声音和群众的心愿不会被人忽视。因为,不论以什么样的名义,都不能践踏外来人口的尊严。所以,我想把这最卑微的“闲言碎语”上传至京城。
――――――――
自由、独立思想、热点时评、“谢歌说事”,用卑微的“闲言碎语”换社会点滴之改变,以发瘪言的形式演绎麻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