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34|评论: 0

[文朋诗友] 大 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7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 雪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志》/ 宋英杰
每年12月6日或7日进入大雪节气,“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至此而雪盛矣”。
小雪与大雪,最大的区别在于:小雪时,雪随下随融;大雪时,雪随下随积。雪“坐住了”!所以大雪节气,不是降雪多了,而是有了积雪。
同样是降水,只有雪被赞美、被吟诵,而雨、雹、霰都无法享受这种待遇,只因雪如花似玉。
雪不仅颜值高,而且“营养”更丰富。据测定,雪水中含氮化物大约是普通雨水的五倍,下一场雪便相当于施了一次氮肥。而且雪会慢慢融化,缓缓渗入,其滋润作用更温和耐久。
尚未融化的积雪,又相当于为越冬作物盖了一层被子。所以,人们喜爱雪,不仅是因为它有如花似玉的颜值,这不是一个只“看脸”的世界。
老话说: “大雪半融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雪的降临,不仅仅是降水的变化,对大地而言更是妆容,是呵护,是滋养,是一种纯真的安静。
最能使树木呈现玉树琼花般效果的,并不是雪,而是雾凇。雾凇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过冷水汽就地凝华。
其实它的生成条件比降雪更苛刻:一要气温足够低,二要水汽足够多,三要风力足够小,最好还是晴天。所以,雾凇比雪更稀有一些。
大雪时节,很梦幻的场景就是在屋里读书,外面纷纷扬扬地飘着雪,书中自有黄金屋,窗外自有山如玉。
谚语云:“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古人认为,到了封藏时节,人也要“安形性”“处必掩身”。起居上,别折腾;衣着上,别嘚瑟。
小时候,特别盼望下雪,特别喜欢一脚一脚深陷于积雪之中,然后在雪中连滚带爬,特别喜欢在雪地里嘎吱嘎吱踏雪的感觉,特别喜欢在毛绒绒的雪地上写字,然后端详着飘洒的雪花一点点地雪藏那些字迹……总觉得有雪的时候,才有童话。
人们童年记忆中那些疯玩、傻乐,仿佛都与雪有关。原来,自己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片由雪构筑的童话“自留地”。
临近隆冬时节,人们盼望着下雪。然而,降雪是场冷暖空气的约会,如果只有冷空气孤独地来,那就是风一阵;如果只有暖空气寂寞地等,那就是雾一场......
诗词中的八场雪
哪一场温润了你的岁月?
雪中严冬,最是银装素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雪中静夜,最是万籁无声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
雪中寒梅,最是冬日良伴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李清照《渔家傲》
雪中行路,最是艰难险阻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节选)
雪中送别,最是情真意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雪中对饮,最是微醺时候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雪中孤客,最是茕茕凄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雪中归人,最是温馨熨帖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大雪时节,真的会下大雪吗?
“大雪”是一年之中的第21个节气,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实际上大雪节气与“小雪”相比,气候上降雪量反而更少,“雪盛”实际上指降雪的概率更大了。
“大雪”来临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披上冬日的盛装,东北、西北地区的平均气温降到零下10℃,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只有华南地区仍处于气象意义上的秋季。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