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如果房价下跌,将可能出现金融机构
资产负债表急速恶化并开始大规模收紧信贷,进而导致购房者普遍违约以及银行挤兑,引发金融风险。 1月13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将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作为2018年十大整治重点之一:发放首付不合规的个人住房贷款;以充当筹资渠道或放款通道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为各类机构发放首付贷等行为提供便利;综合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资金用于购房等,针对以上这些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的行为,都将进行重点整治。
其实这一条举措,说明金融高层已经意识到了,当前大国的房地产,已经到了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的前夜,这里千千万万个连首付都付不起的家庭,正在通过信用贷、消费贷、信用卡透支等形式获得首付,然后挤入楼市,成为未来次贷危机中弃房断供的低收入人群中的下一个样本。如果不急刹车,下一个次贷危机就会呼啸而来。
1月25日-26日召开的“全国银行业监管会议”上,银监会提出:努力抑制居民杠杆率,重点是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打击挪用消费贷款、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所有目的只有一个——加强引导,防止居民债务过快增长、向房地产领域过度集中。
官字就是两张口。前几年为了降低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和国企的杠杆,某央行行长鼓吹居民还有加杠杆的空间。如是,银行对居民个人贷款一路大开绿灯,利率折扣,首付比例都连续下降,怂恿底层工薪阶层储蓄的棺材本都掏出来,挤入楼市,帮助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商业银行解套,降低杠杆风险。
如今,那些人安全着陆了,房民们已经成为接盘侠,成为高杠杆、高风险的高危人群,让监管部门也感到害怕。一旦房价下跌,这些人还不起贷款,断供都还算是轻的,做出极端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威胁,谁都不好过。
不可逆的楼市周期 谁正在错失脱手机会?
除了直接严查信贷外,提高贷款利率,也是提高购房门槛,给楼市降温的一个大杀器。
2月1日,广州市内四家国有银行同时发声:2月1日起首套房贷利率上浮10%起,二套房房贷利率则上浮15%。从2017年初的首套房贷85折优惠到如今较基准利率上浮1.1倍,广州房贷利率在过去一年里至少经历了“四连跳”。而这种房贷利率加速上浮的态势,在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都普遍存在,成为浇向火热楼市的一瓢冷水。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数据,2018年1月,中国21个主要城市成交量环比下跌15.5% 其中一线城市成交量环比下跌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2.3%。北京和广州的成交量跌幅均超过了50%,分别为-58.0%和-50.2%。
成交量是价格的先导,成交量的下跌,意味着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房产过剩,房产打折促销的时代已经开启,恒大只是打响了第一枪。
北京(楼盘)作为全国房地产调控的标杆城市,二手房价格官方统计下调了13%,事实上房价已经大部分跌了接近20%,全行业亏损已经出现。
当年火爆全国的温州炒房团,可谓是资金和精明兼备,不逊色于现在的任何炒房客,最终也在温州房价腰斩的阴云下全军覆没,黯淡退场。如今的燕郊、鄂尔多斯,已经变成当年海南。舞台一直没变,登台表演的在变,演员们都是记吃不记打,最终总有鸡飞蛋打谢幕的那一天。
笔者一直认为:世界上没有人可以提着自己的头发永远飞翔,也没有不需要原料的永动机,更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价格。从400年前的荷兰郁金香,到大萧条中
华尔街股票的崩盘,再到90年代初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日本房产价格……
任何资产的涨跌,都是符合一定的周期规律。处于上涨周期的风口,猪都能飞上天,这就是1999年到2014年炒房都能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周期背景;经过15年的上涨,2015年后,房地产的周期已经结束,标志性的场景是李嘉诚等先知退场,剩下的就是一地鸡毛和残羹冷炙,还有无尽的黑夜和萧条。
最后,借用一句尼古拉斯金波的话,对本篇做一个了结:一个大周期大概60年,人的一生60年,真正赚钱的机会只有三次。抓住一次,你就可以成为中产,抓住两次你就可以成为富豪。2019年是85后人生的第一次机会。
如果你拥有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的房地产,并且不是自住房,笔者认为应该卖掉。你卖掉这个房子之后你发现,你可以在以后买到好多很便宜的资产,这个性价比已经发生变化,这个就是你的房地产周期。不要以为房地产卖出去买不回来,这个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2019年房价会是一个低点,2018年房价是要回落的。一个房地产周期的循环就是这样,20年的循环。看你是否能抓住!
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亦不构成投资建议。读者请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据此进行相关投资操作而产生的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