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975|评论: 4

[图文南江] 遗恨悠悠在《乡愁》—悼余光中先生!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7-12-1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DU`8@RHPZ3I8VG3FXETTME.jpg
附刚才我与广安诗人钟明全先生的微信对话,寄托对余先生的深深哀思!

钟明全:
乡愁的思念
一一悼余光中先生

素未谋面
你的乡愁
却走进
我的心中

一根白玉苦瓜
一串珍珠项链
一捧长江的水
一湾
深远的
波涛汹涌的海峡
永远活在我想念的诗中

曾记得年少时读你的诗歌
读你与流沙河先生的唱和
读沙河先生的
那一只故乡
窗前的蟋蟀
便时刻想着
那在宝岛台湾的你
是怎样用你无限思念的琴弦
弹拨出一声声悲切切的盼望回归的乡愁

在汉语华文诗人中
你有你爱的坚守
那坚守着的是
温暖的文字
乡愁的愁
坚守的
是炎黄子孙
华夏儿女共筑的美梦

一位痴心不改痴情永在的爱国爱乡的诗者
搭建起跨越乡愁宽如海的跳板
让我们无限吟诵
企盼
畅想

思念
已入灵肉
一湾浅浅的海峡
已经挡不住你魂归故土
当我们再次放声吟诵乡愁的时候
我看见你轻盈的翅羽
已在华夏天空
自由
曼妙遨游

我:
@钟明全 怎么,余先生他?

钟明全:
@223红豆 今天走了,魂归故乡


我:
余先生走了,台独笑了,因为维系台海的这根脐带断了……

http://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E9BIPM$_`9}`VS07`VD9H1F.gifhttp://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E9BIPM$_`9}`VS07`VD9H1F.gif
钟明全:
不会吧会有更多的人思念故乡的

我:
这首乡愁一直深深感染着华夏儿女。


钟明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便诵读了

我:
到是忘了他与流沙河先生的唱和
我看乡愁是八十年代后期,那时醒事时了,也才有机会从杂志上看到


我:
前两三月还看过评余先生的文章


钟明全:
@223红豆 
那阵台湾诗人中
比较喜欢余光中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诗人


我:
但没有一个的作品胜过乡愁
斯人远离,我等长嘁嘁
钟明全:乡愁的思念-悼余光中先生(诗歌原创)-广安论坛-麻辣社区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你的言论 影响四川 http://www.mala.cn/thread-15054088-1-1.html

我:
感谢钟先生提示并饱沾感情浓墨寄托我们对余先生的深深哀思http://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G@YVKCPZR)X}3UKB(_VF`LW.gif


庄奴的绝笔词作
《醉梦归长安》亦是余先生的心声:
今夕又深秋,望月叹客久。云中月穿行,岸边我独走。浪拍岩礁又一年,风掠芦花已白头。霜秋月,故乡酒,醉梦归长安。游子泪眼枯挛手,两鬓苍苍,遗恨悠悠在心头。

我:
这是两位感动中国(包括平时涉及不到的华人)的智者走了,至少我会一生记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12-14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乡愁,再见,余光中。
希望来生不在分离。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一生思考着生命的始终,明知宿命般的结局,却依然要与永恒拔河。

1966年,不到四十岁的余先生写了《当我死时》。

诗中,他想到生命的终结是返乡,

回到最初的自己,

踏上当年的故土,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的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纵有千万曲,世上再无余光中”!!!!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