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289|评论: 16

[文学.历史] 《散文》麻溪河里的麻花鱼

[复制链接]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12-31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麻花鱼
文/黄春红
麻溪河里很多鱼,一般是白鱼和麻花鱼。但麻花鱼最多。麻花鱼也叫麻鱼子,童年时候,每年都在期盼着夏天。夏天一下大雨麻溪河就会涨水,这时候鱼就多了起来。麻花鱼的形状像小泥鳅,背脊麻格格的。它不会像别的鱼类会长大,最长的也不到三寸。
那时候麻溪河的水还不是“黑水”(上游的小煤窑还没普及。)一到夏天的清晨或者黄昏,沿河都有钓鱼的,钓起来的大多都是麻花鱼。
我们小女娃子不会钓鱼,但喜欢用撮箕在河里撮鱼或者断鱼。撮鱼是在水凼里或者石头缝里,双手稳住撮箕朝前推,推一阵就把撮箕端离水面。那些没来及从撮箕边缘溜走的麻花鱼就会在撮箕里活蹦乱跳,水花溅我满脸,一只手抹脸上的水珠,一只手把撮箕里蹦跳的鱼儿抓进水桶里,每次端起撮箕见里面有一条,眼睛都会笑成一条线。
一个下午的水中战斗,有时会撮一小半桶,那个高兴劲儿,犹如捡到半桶黄金。当我拧着沉甸甸的小半桶麻花鱼喜滋滋地回家时,父亲见到水桶里的鱼,便笑呵呵地接过我手里的水桶,在院坝里用剪刀一条一条的破着鱼肚。母亲把稍大一点的用南瓜叶子包住,丢火塘里烧,小的就用麦面粉裹一层面糊用油炸,一家人晚上就围坐在一起享受香喷喷的鱼肉大餐。
饭后,母亲摇着薄扇给我讲起哥哥小时候的一段心酸往事。
母亲怀着我二姐那年,父亲还是灵岩山煤矿的工人,每个星期都迈着急切的步伐往家赶,目的是早点回家看望六岁的哥哥。哥哥是父亲的长子,也是他唯一的一个儿子,把他当成手心里的宝,有时候哥哥要撵路,父亲便会带着哥哥去煤矿。灵岩山与我家相距三十多公里路,平常一个人单脚利手的走,最快也要三个多小时。
有一次,父亲背着哥哥去灵岩山煤矿,走了一半路哥哥就在父亲的背上喊饿。     
“爹啊,我肚子饿得很,要是有白米饭吃就好了。”
“幺儿啊,你忍忍,等我们走到灌县鱼嘴堤埂,爹就去河里抓鱼。”
终于走到鱼嘴了,父亲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珠,就向当地农民借来撮箕,挽起裤脚就下水。不到一小时功夫,就撮到两斤麻花鱼,急急地拿到饭店,换来冒尖尖一碗白米饭。父亲端着一碗米饭走到灶台,问炒菜的锅儿匠讨要一根骨头。
好心的锅儿匠递给父亲一根光溜溜的棒子骨,虽然没有肉,但里面的骨油蛮多的,父亲用筷子把里面的骨油挑出来拌在饭里。
他看着哥哥狼吞虎咽地把饭吃完,咽了咽口水,背着哥哥就走。哥哥扳着父亲的肩头说:“爹爹啊,你都还饿着,我不要你背我,我自己有劲走路。”
到了煤矿,父亲为了能多挣点工资,多买点米回家让哥哥吃饱饭,连续加两个班。哥哥一个人不好玩,跟着麻溪的一个矿友的儿子就跑回家去了。
父亲下班不见哥哥的身影,寻遍煤矿的角角落落依然不见,遂又到荒山野岭里疯狂寻找,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永福啊,你在哪里——我的乖乖儿呐,你在哪啊……
撕心裂肺的喊声穿透山谷,嗓子喊得嘶哑,也没有哥哥的回音。后来有的人说是不是回家了?建议父亲回家去看看。
当父亲失魂落魄地走到家门口时,看到哥哥安然无恙地在晒坝玩。他的脚步像急刹车,呆呆地站在晒坝里,两行泪水顺着腮边流下来,继而哈哈大笑起来。
从此,父亲的精神有点失常了,煤矿也把他下放回家当了农民。母亲带着父亲四处求医,最后在华西医院治好了父亲的病。
这个故事听的我眼泪汪汪,从此,我更喜欢去河里撮鱼了。一来是玩水,二来还可以撮点麻花鱼给父亲下酒。有时候撮不到鱼就用断水的方法抓鱼。
我们把这种抓鱼的方法叫做断鱼,也就是把一道支流的水截断,水就劈向另一条支流,这边的水开始逐渐变小的时候,就是抓麻花鱼的最好时机。
父亲很喜欢和我们一起断鱼,经常在农闲时带着两个姐姐和我,有的拿刨锄,有的拿撮箕。有父亲在,我们一般都从电站排水口那里下手。
那个电站是我们麻溪唯一的一个水电站,是从山上引水通过大铁管筒的灌劲把发电机冲转发电。水从电站流到麻溪河,河水就变得比较深,父亲没一起的话,我们小孩子是不敢从电站那里下水去断鱼的。
到了河边,父亲给我们三姐妹分工,一个去扯草,一个搬石头,一个跟父亲垒石头。石头垒得差不多了就把草塞进石头缝缝里。然后我们三姐们挖来泥沙倒在上面,父亲就下去安“耗子”。耗子就是把撮箕安在低处且比较狭窄的地方,鱼只要滚落到撮箕里就很难爬上去,所以我们就叫它为耗子。
当我们在上游用泥沙把堤坝筑牢跑下去的时候,父亲身边的水桶差不多有大半水桶的麻花鱼了。
看见一下子就抓那么多麻花鱼,我挥动着小手臂说:“我们赶快回家炸鱼吃吧,我都饿了。”
父亲却说:“那可不行,要等你哥哥回家大家一起吃。”
虽然父亲有点偏心,但我丝毫没有吃哥哥的醋,因我十分理解父亲对哥哥的那种爱。
后来麻溪河上的小煤窑逐渐多了起来,整条麻溪河的水变得像粘糊,水里连麻花鱼虾虾都见不到一条。煤矿的开采虽富了一部分人,但我们却再也见不着清粼粼的麻溪河水泛起碧波,从此我们失去了在河里抓麻花鱼的乐趣!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12-31 13:2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12-31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胖大姐的文章,勾起了我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在沱江河滩用撮箕撮巴石子(一种贴在石头上的鱼摆摆)的回忆。
发表于 2017-12-31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情的描写,把那个年代鲜活地呈献在了人们的面前。文章描写细腻,情节生动,充满了时代的气息,令人感动,给人深思。为作者喝彩!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12-3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生动的捉麻花鱼的散文故事。天真的童趣,父亲对哥哥的爱,一家人清贫而又幸福的生活都跃然纸上。非常好!个人感觉,哥哥走失的故事很打动人,但它稍偏离主题,应该把这个故事的重心还是放在父亲捉鱼换米饭上。再打磨之后又是篇高质量的文章!

2021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1-1 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生动,有感染力!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也玩过;有点觉得逻辑性不是很好,个人浅见!

2021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18-1-1 11: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大姐的文章  勾起了我们童年回忆

发表于 2018-1-1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种捉鱼的方法应该是接壕子吧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蜀西小鱼儿 发表于 2017-12-31 13:24
美文欣赏,点赞祝福!

谢谢小鱼儿老师鼓励,祝新年快乐!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折耳兔 发表于 2017-12-31 18:14
看了胖大姐的文章,勾起了我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在沱江河滩用撮箕撮巴石子(一种贴在石头上的鱼摆摆)的回忆。

谢谢兔老师浏览,祝新娘按快乐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房沟居士 发表于 2017-12-31 20:17
深情的描写,把那个年代鲜活地呈献在了人们的面前。文章描写细腻,情节生动,充满了时代的气息,令人感动, ...

谢谢紫房老师鼓励,还得向紫房学习,新年快乐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fw5086 发表于 2017-12-31 21:05
一篇生动的捉麻花鱼的散文故事。天真的童趣,父亲对哥哥的爱,一家人清贫而又幸福的生活都跃然纸上。非常好 ...

谢谢5086老师临帖支持鼓励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闲暇时间一定再次打磨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悠然蜀客 发表于 2018-1-1 05:55
故事生动,有感染力!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也玩过;有点觉得逻辑性不是很好,个人浅见!

谢谢悠然老师浏览,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祝新年快乐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城闻水 发表于 2018-1-1 11:36
看了大姐的文章  勾起了我们童年回忆

谢谢水版临帖支持,新年快乐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是吧,但我们麻溪人都叫断鱼。

发表于 2018-1-2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味浓,断鱼或叫短鱼,成都喊"短倒"即拦阻之意。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1-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