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将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重点瞄准未参保人员实施精准扩面。1月18日,省人社厅召开 2018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今年实施的民生重点事项。 (2018年01月19日四川日报)
民生实事,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7年以来,四川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建设,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在全省实施了教育、文化、卫生等一批重点民生建设项目,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截止去年年底,20项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到位,许多民生指标走在了西部乃至全国前列,既补齐了民生发展短板,又加快了脱贫攻坚进程。
在笔者看来,四川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建设着力办好20件民生实事的实践,充分证明省委省政府从群众需求出发,用好政绩考核这个“指挥棒”,以实实在在的财政投入,务求实效的考核指向,利民为本的统筹安排,让政府的“答卷”跟百姓获得感“对标”。
回顾四川“十大民生工程”20件民生实事,不论是提标扩面还是脱贫攻坚,无一例外都是调研摸底收集的群众关切度高的民生事项,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通过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顶层设计、决策部署、制度安排,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一项项饱含温度的举措,20件民生实事件件落实,不仅回应着群众的“民生关切”,更使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变化、看到实效、得到实惠,让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务,民生幸福是最大的政绩。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全省各级政府在民生实践中的最好注脚。正是如此,四川把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作为老百姓最大的民生实事,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大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脱贫攻坚进程。
报道称,今年四川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适时启动退休“中人”养老待遇计算,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言而喻,所有这些都是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重大民生建设,特别是全民参保计划覆盖了每一地区、每一个群众,让老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正因为此,全省各地要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全民参保政策,把精准扶贫与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低保、住房、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真正把全民参保覆善到每一个领域和每一个人。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期,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人口脱贫成为“最难啃的骨头”。笔者建议,在这个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民生保障尤其是全民参保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兜底作用,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困难群众所期所盼,本着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要求,精准制定全民参保计划,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全民参保在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人口脱贫的作用。要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机制,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升全省参保覆盖率。要瞄准未参保人员实施精准扩面,锁定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适当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确保贫困人员应保尽保。
总之,各地要充分发挥全民参保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补齐民生发展短板,让全民参保为脱贫攻坚装上“加速器”,按下在“快进健”。
|